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看《霸王别姬》联想到《活着》

看《霸王别姬》联想到《活着》

作者: 西小山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22:24 被阅读22次

    我第一本读的余华的作品,是《活着》,读完活着,我一直难受了好几天,不为别的,里面一个个人物的命运让人看不到希望,让人压抑的难受。后来,再看《活着》,是张艺谋的电影《活着》,电影的叙述,跟书比起来,仓促了很多,很多故事没有详细的展开,更没有细节和人物的心路历程。对比之下,让我对当时的电影失望了好久。其实,我自己觉得,我是从来没有读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到底是什么?难道,不管好与坏,人就是为了活着吗?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吗?我一直也没有特别理解。

    后来,又读了余华的《兄弟》。读了兄弟,让我忽然发现,余华的作品中的人物,好像都很凄惨,虽然《兄弟》的结尾,有些天马行空,但是一样摆脱不了一个个人物悲惨的命运。好像,余华很喜欢写悲惨的故事,比较喜欢讲人生无望的故事。

    今天,偶然间,看了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忽然想到了《活着》,想到了人生的无望。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就是讲文革的时候,程蝶衣与段小楼跪在一个广场被批斗的时候,红卫兵把陈蝶衣一直很珍惜的宝剑扔到火里,巩俐演的菊仙不顾红卫兵的阻拦,跑过去捡起来,拿回去的场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段小楼揭发程蝶衣的时候,巩俐的眼神,有不忍,有担忧,有怜悯,有同情。还有后面程蝶衣揭发菊仙是妓女,段小楼要划清界限的时候。巩俐的表演非常到位,也非常出彩。当时的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让我想到了活着。如果说余华的《活着》更多的是卖惨,而对内心的塑造不够的话,那此时的《霸王别姬》,不但让我再次感知到生命的无奈与辛酸,巩俐的表演,跟丰富了人物的独白。如果说程蝶衣的内心是女性的认知,或者自己把自己当成女人的话,那他充其量也就是个“假女人”,因为他能苟且的活着,苟且的活到11年后,再次与段小楼唱霸王别姬。而巩俐饰演的菊仙为此而上吊了,她的行为,是符合女性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当菊仙发现自己的爱人不爱自己了,自己孑身一人,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所以,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最终穿着自己出嫁时最美的衣裳,吊死在了房梁上,此时此景,我是能够理解她的。

    其实,不知道是否因为我是女性的原因,我非常不能理解的是,11年后,当文革已经过去了,程蝶衣与段小楼再次登台的时候,程蝶衣为什么会选择自杀。我一直没明白他的心路历程。如果说,之前的故事,包括程蝶衣的表现,我还能理解的话,后面文革结束了,他可以再次登台,按理说,生活应该是更有希望了呀,为什么他反而此时会选择自杀呢?此时的情节,我是无法理解的。

    作为女性视角,活着是需要希望的,如果没有任何希望的活着,不如死去,我相信这是一个通用的认知。但是余华的《活着》也好,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也好,貌似都有很多我无法理解的观念,《活着》中的徐福贵的亲人都一个个离开,生活没有一点儿希望,他还是在活着。同样的,陈凯歌《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和段小楼,都被迫互相揭发,兄弟亲人反目,当时当地,生活没有一点儿希望,他们两个还是在活着。当时当地,我能理解菊仙的上吊,却无法理解程蝶衣和段小楼的活着。难道,这就是男性认知和女性认知的差异?就像上面讲到的,我更加无法理解的是,文革后的11年以后再次登台,程蝶衣竟然自杀死在台上,这更是我理解不了的。难道,这也是男性思维的差异吗?难道,程蝶衣需要一个仪式感的东西,来让虞姬完满?所以才会选择在舞台上结束虞姬的生命,也是自己的生命?可是他不应该更愿意在舞台上继续演绎虞姬的故事吗?

    同样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霸王别姬》堪称经典,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程蝶衣和段小楼,而是菊仙。我觉得巩俐对菊仙的演绎非常精准,非常生动,也是我能理解的。也可能,作为男性视角来看,程蝶衣和段小楼反而跟和符合常理,也跟能获得理解和共鸣吧。

    穿越经典,看到背后的一些共鸣,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吧。愿每个人都能更有希望的活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霸王别姬》联想到《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os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