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音老人佛琴论初稿

乐音老人佛琴论初稿

作者: 篱下老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0-12 23:56 被阅读502次
调御丈夫

序言

相传伏羲氏见凤凰集于梧桐,乃象其形伐以为琴,此为上古制琴之始。然人只知世间有琴,而不知天上之琴,只知伏羲氏之琴,而不知释迦氏之琴,可不惜哉!乐音老人乃会通佛法作佛琴论,其辞曰:

琴之道,由来已久,考诸论著,皆儒、道之说。儒与道者,所说不出三界之理,乃以五伦之琴弹道德无为之音,故四象、五行之言彰焉。

《法华经》云: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皆顺佛法,故佛琴之论也宜矣!当知释迦氏亦善琴者,乃以五乘六度之弦,调正觉解脱之音,故般若解脱之理诠焉!

自古及今,善治之家,风雅之士,无故不撤琴,其中不乏释子之流,欲以为自修及援琴入佛方便,且论佛琴之义,令闻者知而行焉。

第一章·佛琴之象

佛琴长百二十余五公分,象如来身长120指。余五分乃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功德法身。三尺六寸五分,表法、报、化三身,六度、五分法身。

琴头表无见顶相,足表福慧二足。

佛琴顶上别有圆起处,象肉髻相,又表般若圆满义。

琴头弦起端高出琴板处(俗称岳山),表涅槃山。

佛琴涅槃山呈月牙形,表烦恼灭尽有余涅槃象。

面阳板呈圆弧形象第一义谛天,底板属阴象自性平等之地。

泛音、散音、按音,真、俗、中三谛音。真者泛音超于界外;俗者按音,安立世俗。中者散音不着空俗,平等现物。

泛音有九十一,散音有七,按音百四十一音,合共二百四十五音。表大千世界有情无情无量音声一一皆是中道之音。

七弦表七菩提分法。亦表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又五弦扰动为水,表五浊生死之河。五弦即动而静表五乘五味说法入华藏毗卢性海。后二弦表悲、智二德。

五音表阿修罗、帝释天、大辩天、紧那罗天、梵天音。又表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五乘说法音。

十三徽表娑婆世界在华藏世界第十三层。又前十徽表十法界,后三徽表佛法僧三宝,戒定慧、三法印。

琴背枕表五调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

佛琴一池,表中道第一义谛圆音,又表一真法界,此上琴。二池表空、有二门为下琴。若是净土之琴,此为七宝池。

二雁足表戒、乘。

调琴十指各表华严十度,即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是以十度之手调五乘正觉之音也。

此论佛琴其象竟。佛琴之理后当说。

第二章·观心调琴法

琴者,禁也,禁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淫,入一实解脱境界。夫佛子,若欲调琴灭罪,通于圣境,利济一切。

第一先须盥漱整威仪:

严治琴室,香花供养,安奉本师释迦牟尼佛像。跏趺而坐,或东西面,安素琴在前,令与身距二拳,脐对五徽,澄心端身,舌抵上腭,调和呼吸,此是佛琴正坐之象。

夫五音之声者,耳根所缘之境,若不入观,即润生死。若能知入观,反闻自性,了音声性空,可以当下直证圆通。

故第二须知入观:

先观想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所对之琴体同太虚,量等沙界。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绕听琴。次须运心作观,观我能为众艺童子菩萨,以清净智慧琴音传佛正教,以十度之手,调五乘七觉圆音,上供三宝,中奉圣贤,下及六道众生。想所出声,非但此一席众,乃至十方皆得听受,名为假观。

次观调琴之人,所调之琴,何者是琴,何者是曲,为弦、木是?为漆、徽是?为宫商角徵羽是?所调之音,为当手出?为是弦出?为是弦指和合而出音?闻此音者,为耳闻?为心闻?为有我为无我?观此四众,为是实有?为后想生?推而寻之,四众非有,毕竟无有能调之人及所调之音,是名空观。

虽无所抚之琴,所调之曲,而弦木有象,宫商宛然。虽无能调之人,而有我身为众供养。虽非内外不离内外,虽非弦木不出弦木。虽非指爪不离指爪。从始至终必无差谬,名不可思议中道正观。

能作此解,能作此观,名为三观于一念得,不前不后,三观宛然。

虽无施者而有妙音供养。虽无受者,三宝畟塞,四众宛然。虽无法座,登座调琴。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为法施檀波罗蜜。

专心调琴,抺挑勾踢、绰注吟猱,不失法度、名为持戒。

忍耐恶觉、名闻财利皆不能恼,名之为忍。

一心不息,从始至终无有懈堕,名为精进。专调此曲,无有贪著爱味,名之为禅。

起承转合,分别无谬,律吕分明,无不谛了,名为般若。是名六波罗蜜具足。

自行此法名之为实,传授外人名之为权。若从生至老一生修进,以此成就自他功德。于无始心名为正因种子,若有心观名为了因,高座四众闻受因缘名为因缘,三因具足。若观未明但是性德;研之不已观心相应,名托圣胎;以胎业成就名为修德。中间四十二位亦名性修。至于极果名为种智。伊字三点不纵不横,名大涅槃,名到彼岸,名第一义空平等大慧。是名调琴正观。菩萨以此成办无边功德,信者可施,无问莫说。

第三流通者:

若自调自度不名为慈,见苦不救不名为悲。既修正观现前,复应庄严法界。调琴已竟,复愿以此调琴观修功德,回向已登正觉之者,早度众生。入位之人,悉登上地。未入位者即运慈悲二法,愿未来世往生净土,成等正觉。能做此观,即为真佛子,善作世间众艺皆入佛法也!

自在说法

第三章·调琴之法

调琴之始,先结转法轮印当胸,结印之法,先右手(大食二指)施戒相对,(余三指)忍进禅微屈;左手(大食)慧方相对,(余三)力愿智微屈,右手掌心朝外,左手掌心向内。施戒慧方相对,呈拈花式。心念南无中天教主调御丈夫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次念《遗教经》处中得道篇。

起式、万籁朝佛式

正调琴时,以左手中指立九十徽三分处,忍进相离,呈触地降魔式,右手呈说法式。放空身心,想自身广大,如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音皆入我琴之中。其心自然虚寂,而大千之音自然不鼓而动也。此为第一、万籁朝琴式,亦是陶潜无弦琴之宗也。

第一式、长行式,又称观机逗教、回心向善式

世言挑式,佛琴曰说法式,即以左手施戒相捻,如常法,令施(拇)指尖与戒(食)指背平,施指附戒指指与肉交界中央处。正说(挑)时为说长行经。屈收施戒二指呈龙眼式,佛琴称金刚怒目,继而挑出转龙眼为凤眼,佛琴称慈眼彻视,寓转恶为善,又折摄降魔。因现善恶之相,不改慈悲度众之本怀故。故其音舒长以远。

第二式,苦口重颂式

俗称撮式,为佛说重颂经典之义,佛先说长行法,恐有迟到者未闻,又令众生更闻易持故,以偈文说重颂,虽有二音,然同一韵,应同时触发,不可一前一后。其音自然和且美矣!

第三式,记别授决式

俗称打式,为世尊授弟子当来之决,故其音直而有力,决定义成。

第四式,孤起式

俗称带起,此为佛陀说孤起颂之式,如法句经,是孤起无长行之颂。故其音孤而简净,其韵轻如。

第六五式,无问自说式

俗称泛音,佛琴约无问自说,如说弥陀经,众无能问者,故不待问,而只说胸臆,故其音清丽高出常情之外。

第六式,缘起式

俗称掏起,此为佛以请问或某事因缘说法之象,故其音稍有停顿容思惟处。

第七式,譬喻式

俗称劈,为佛说譬喻法令开众解,故其音应有天雷乍动,豁然开朗之象。

第八式、本事式

俗称抹,佛琴称本事事,为佛说弟子过去因缘之事,令生诫勉。故其音旁侧而出,而有突兀惊奇之象。

第九式、本生式

俗称踢式,为佛自说本生之事。令闻而法之,以增人信力。故琴音促而有殷切之韵。

第十式、方广式

俗称勾,佛琴称方广,为佛说大乘方广教法,其理方正而广远,其义幽深难测,故其音方正有力。

第十一式、未曾有式

俗称猱,佛琴为未曾有式,为说弟子宿世稀奇殊特之事。故其音奇而有旋回追古之势。

第十二式、议论式

俗称吟,此为佛琴议论式,为佛论述种种法相,令闻着明了,故其音有哀而幽雅之致。

第十四式、归顺忏悔式

俗称跪指,佛琴称归顺忏悔式,故其音恕恳切至诚之象。

第十五捻花含笑式

大、中指拈弦轻起,此为佛琴捻花含笑式,为灵山教外别传涅槃心印之象,故其音,轻而泯有无之作。

第十六,慑魔归服式

俗称轮指,佛琴为慑魔归服式,故其音厉而威之象。

此待续,因诸佛度生手段无穷,故其指象亦应万变,待诸方家有得于心而加之。

第十七式,历境炼心式

俗称历,佛琴称历境炼心式,为对缘历境修行,即俗而离俗之象,故其音有抗而不抵之势。

相关文章

  • 乐音老人佛琴论初稿

    序言 相传伏羲氏见凤凰集于梧桐,乃象其形伐以为琴,此为上古制琴之始。然人只知世间有琴,而不知天上之琴,只知伏羲氏之...

  • 乐音老人佛琴论初稿

    序言 相传伏羲氏见凤凰集于梧桐,乃象其形伐以为琴,此为上古制琴之始。然人只知世间有琴,而不知天上之琴,只知伏羲氏之...

  • 篱下老人佛琴论第一·琴象

    相传伏羲氏见凤凰集于梧桐,乃象其形伐以为琴,此为上古制琴之始。人只知世间有琴,而不知天上之琴,只知伏羲氏之琴,而不...

  • 十六字令·琴

    琴,且把闲情付乐音。声声袅,思绪曲中寻。

  • 【是尘,亦不是尘】

    身在尘中, 尘在心中, 是尘,亦不是尘。 情在琴里, 琴在心里, 是琴,亦不是琴。 人在佛前, 佛在心上, 是佛,...

  • 电子琴学习1

    【电子琴指法】电子琴指法大全 电子琴8种基本指法练习 键盘乐器,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对乐音信号进行放大,通过扬声器...

  • 三皈佛琴弟子拜師儀軌(初稿)

    三皈佛琴弟子拜師儀軌 香贊 性覺靈明,寂照真常,昔迷今悟露堂堂,三寶是慈航。一曲琴香,皈禮法中王。南無香雲蓋菩薩摩...

  • 《天道》摘录

    论神 论佛 论传统文化 论男女 论道 论人 论法律、道德 ...............................

  • 论老人

    现在的老人越来越卑鄙了

  • 论老人

    今天去超市买菜,人很多,大部分是大爷大妈。也许是因为超市设计不合理,留给顾客行走的过道比较窄,稍微推个车拿个篮子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音老人佛琴论初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pn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