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年少时我就喜欢语文,从小学三年级始,每每做范文读,我那自卑的心因此可以傲一阵子。由于父亲早逝,一生未能脱离多愁善感的情绪,也算是命运使然。
后来上初中,也是文史政科优异,致因文废理,小小成绩被所谓荣誉笼罩而渐渐失去自我。偏科之罪,至今历历在目,也是幼稚之错。虽陆陆续续发表一些豆腐块,终未成大器而贻误学业。
写作由情由思由阅历由悟性而相佐,非简单操作而简易完成。辍学后,我亦发表诗文若干,也写过长篇小说,但终为生存渐渐淡漠。如今又提笔作文,才华有之但仍不安心,还是生存。文学不可能一日或数日成功,除非你想扎紧喉口不吃不喝坐以待毙。任何社会都论现实,自媒体时代忽悠与会忽悠成了王道,所谓的写作赚钱只是大忽悠的伎俩,骗骗幼稚少年尚可。诸多种种,忽悠已成文坛主题,骗老文艺青年甚是可笑。什么风雨,什么人生崎岖没见过没经历,都在与时俱进,勿须以骗而骗。
文学是灵魂的东西,精神的家园。写作首先是自我的,然后才是社会的职业形式,可以是心的,可以是育人的,也可以是无限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启动剂。当你把写作当作谋生手段时,亦偏离了人生的意义,因为它的特殊性不是人人可以成功,甚至有人认为自己因文而生,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养家糊口。
有些人读了很多书,也许汗牛充栋,也未必成功。写作离开天赋不行,小写小作或许可以,但想成功或成名却相当困难。我说的天赋,指悟性的开窍,灵感的开发,当一切认知和感知与常人不同时,你的见解和思想才会在写作中成熟并被景仰,然后不断复制。
写作是提高思想觉悟,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那种唯写作而写作的人,唯赚钱而赚钱的人,都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当心平衡了,功利性降低了,写作与灵魂达到高度一致时,作文与做人合二为一时,努力与奋斗,成功与成名就高度契合了,也是价值和意义的体现,这才回归写作本质的需求和现实的互相印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