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而是德行具足后的虚心、包容、自信和格局。”
深以为然。
真正的高情商,其实是心里装着别人。
情商高的人,往往懂得真心实意地站在对方角度着想,说话做事会让人感到舒服。
高情商的人,懂得给人台阶下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遇事不随意指责他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
比起指责更有力的是宽容,让人下不来台的并不是明智的行为,给人留足面子的才是大气之人。
春秋时期,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正当大家喝得欢畅的时候,忽然一阵风来,所有的蜡烛都被吹灭了,周围一片黑暗。
其中有个大臣喝多了,趁黑拉楚庄王妃子的衣服,妃子顺手扯下了他的帽带,随即和楚庄王说:
“刚才蜡烛熄灭后,有人对我无礼,我把他的帽带扯下来了,您促人点灯,看看谁的帽带断了。”
谁也没想到楚庄王却对妃子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为此,去惩罚这个臣子酒后的一时错误,让他以后怎么做人呢?”
有时候,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的一句随意指责,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于是,楚庄王为了顾及对方的颜面,命令群臣说:
“今天众卿一起喝个痛快,不把帽带扯下,就表示没有尽欢。”
大臣们都把帽带扯下来了,没有人知道刚刚的轻浮之举是何人所为,那人因此逃过一劫。
三年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楚庄王几度陷入险境,都被一位将军及时相救。
楚庄王感到疑惑,问道:“我对你并无特别恩惠,你为何如此奋不顾死?”
这位将军说:“我罪当死,那次宴会,我就是被扯断了帽带的人。”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人为善,福虽不至,祸已远离。
楚庄王怎么也没料到,自己当时为他人着想,留一寸余地的善举,最后会救了自己的性命。
遇事不随意指责,体现了楚庄王的容人之量。
在别人陷入窘境时,把人逼到绝境的不是强者,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不让人难堪才是高情商的体现。
高情商的人,即使是在自己有理的情况下,往往也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给别人留有余地和退路。
说,所谓情商高,就是好好说话。
一个人情商的修炼,往往是从好好说话开始,而好好说话,往往又是从“不乱说话”开始。
孔子曰:“纳于言而敏于行。”
说话要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容易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
曾经看过一个印象很深刻的故事:
有一位朋友,是个口吃,说话很慢。
一天,他们几个人走在路上,遇到有人过来问路,没料到问路人竟然也是个口吃。
整个问路过程,这位口吃的朋友没有说过一句话。
同行的人感到奇怪,等问路的人离开后,他们问他为什么刚才为什么如此沉默。
口吃的朋友说道:
“人家也是口吃,我要是说话了,那人会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
有时候,你一句无心的话语,都可能会让场面变得尴尬,气氛变得紧张。
能说会道,是一种能力。
不乱说话,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善良。
情商高是一种人性的修炼,高情商的人有洞察人心的能力,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及立场,说话做事顾及他人感受。
蔡康永说:“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在意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不乱说话的背后,不只是管住了自己的嘴,更体现了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高情商。
高情商的人,善于聆听他人说话。
记得有一句话是:
“人性的弱点就是,都愿意去倾诉,不愿意去倾听。”
日常生活中,能言善道的人很多,但是懂得适时缄默,去倾听别人说话的人却很少。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夸夸其谈的人,缺的是用心听他人说话的倾听者。
真正拥有高情商的人,懂得如何真诚、耐心地去倾听别人说话。
曾经,有一位青年,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懂自己,感觉生活苦闷无趣。
他决定去向法师请教,法师听出了他的烦恼。
于是整个过程,只有青年在倾诉,这位法师由始至终没有打断过,一直在认真地倾听,并且看着他的眼睛不断地给予回应。
青年讲了一个下午,法师一直真诚地对他表达认可、肯定、同意、理解。
结束离开时,青年的精神面貌和刚来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
因为在平日里,根本没有人用心听他讲话,那些人只在乎自己要说什么。
现在终于遇到可以让自己一吐为快的机会,他感觉自己心情都舒畅了。
《史记》中有言:“言能听,道乃进。”
很多时候,跟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倾诉相比,人们更需要被倾听。
懂得倾听不仅有利于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更容易赢得对方的信任。
认真地倾听对方说话,是高情商的体现,更是一种无声地善意。
一个高情商的倾听者,懂得认真地倾听他人,在他人说话的时候,不会表现的毫不在意。
懂得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感受,照顾对方的情绪,了解对方的心声。
懂得认真地给予回应,给够对方足够的礼貌和尊重。
有一句名言说:
“如果我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那么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用真诚的心,替别人着想。
替别人着想的善意,才是最高的情商。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做一个情商高的人,心中常怀温柔与善意,真心实意地站在对方角度着想。
你将心比心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最终一定都会加倍地反馈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