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廊,我成长了两次。
2015年,叶若十五岁,抽烟喝酒,她讨厌学习认真努力的同学,认为他们只会死读书,她以为她做的一切很酷,后来秉着逃离家人的想法,她只身来到双廊。彼时的她年少又轻狂,叛逆且孤独。那时的她不明白读书的意义、责任感及家人的重要性。十多岁的孩子总是在乳臭未干中自以为是,但如果遇上了他看得上的人,或许会因为崇拜而逐渐变好,回归正轨,这大概就是偶像的力量吧——当然,前提是这位偶像很正能量。
叶若糊里糊涂地来到了一家音乐餐吧,这家餐厅的优点就是有一位驻唱歌手,他叫wen。她那时还不知道wen在她后来的生命中,终究成为了那点不可替代的光芒,这种光芒的另一个名字叫做人生导师。
wen是广东人,又瘦又高,脾气温和,阳光爱笑,有一头帅气的脏辫,弄着扩耳,花臂加上锁骨前的纹身把他显得很摇滚,二十出头的他来到双廊的这家餐厅吉他弹唱。叶若很喜欢他的歌声,每次wen唱歌,她都会认真聆听,甚至尽量待在吧台做事,这样她就能很仔细地听歌了。叶若觉得他特别酷,其实她自己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酷。
有一天,叶若鼓起勇气,跟wen要了微信,两个人也就加了好友。那天晚上下班后,叶若才从他的朋友圈中了解到,wen是某大学的音乐系学生,还做过不少演出。这让叶若一下子变得很迷茫:酷的人不是都不喜欢学习的吗?可是他是个大学生哎,那如果我连高中都考不上是不是很差劲呢?将来我如何自信地站在他面前......一夜无眠,叶若辗转反侧,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似乎有一颗不知怎样的种子苏醒了。
日子在平淡中默然又迅速的消逝,wen从南方姑娘唱到dont cry,再从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唱到mad world,叶若也跟着认识了不同的音乐风格,wen喜欢唱英文歌,叶若除了问过那首dont cry的歌名,其它英文歌都是叶若在日复一日的听歌中认真听出歌词再去百度的,对于来自英文教育水平很落后地区的她,能做到把七成的歌曲听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她也咬咬牙,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外语学好。叶若依然每天做wen忠实的听众,每当有客人称赞wen,叶若也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为wen感到高兴。然而也是在这样的日子中,叶若快开学了,她知道她不久后就必须离开,于是每天把手机放在前台,遇到特别喜欢的歌曲就录下来,她怕自此天各一方,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也是在如此音乐氛围的耳濡目染中,叶若逐渐觉得抽烟喝酒其实不酷,会吉他会唱歌才酷,能考上高中将来为考学努力才酷,直到后来离开双廊的时候,叶若的价值观竟然发生了大反转,她不再觉得那些好学生是一些呆头鹅了。
离开双廊的前一晚,叶若给唯一的学霸朋友打电话,诉说了这段时间的经历,她感到难过,她不想离开他的音乐。朋友温柔的告诉她:“或者,你跟他要一个拥抱吧。”
“这样会不会很唐突?”
“应该不会......"
于是,第二天中午的时候,等wen唱完歌,叶若十分紧张,对歌手说:“wen哥哥,我要走啦......给我一个拥抱吧。”wen微笑着,站起来,二人相拥,他目光温柔如水。短暂而认真地告别后,叶若离开了双廊,每当节假日,她就会带着朋友一起去双廊,偶尔路过餐厅的时候恰逢wen在唱歌,她也会驻足,但很少再提及这段往事。
后来的叶若为了学习吉他,跟妈妈谈条件说如果在下次考试进班级前十就让叶若去学习吉他,妈妈见不学无术的叶若似乎有点浪子回头的苗头,没怎么多想也就答应了。叶若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成绩终于有了起色,并且在后来的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绩。最终,妈妈带着叶若找到了一位吉他老师,叶若的音乐路才得以延续。并且,在这位吉他老师的带领以及吉他和音乐的熏陶下,叶若变得越来越积极乐观,努力向上。这时的她才终于明白,原来酷酷的人生是努力而不是所谓的抽烟喝酒叛逆。她的生活,终于回归了正轨,她逐渐离开了狐朋狗友,开始与班上的学霸们交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后来,她如愿考上了高中,一年的错位两年的奋斗,尽管坎坷也还算圆满。大概这就是成长,不断完善自我。
逝者如斯。
2020年,叶若二十岁了,此时的她刚参加完高考,她想找一份假期兼职,她还是想去双廊,因为那里景色怡人,那里有她向往已久的长长的海岸线,她想深入双廊玩一圈,或许内心深处还是有怀旧的情结吧,只是她不自知罢了。
八月中旬,叶若下了从昆明开回的高铁后就直奔双廊,她在双廊一个饭店找到了工作。到达双廊的时候,已经是夜晚,叶若独自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路灯下她的身影显得孤独弱小。所幸饭店离下车的地方并不远,叶若很快就找到了。
叶若在这个饭店里,认识了有趣大方的L,认识了可爱活泼的娇,还认识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S......形形色色的人。这里让她认识到离开了被称为象牙塔的学校,她什么也不是,没有人关心,难过了没人安慰,工作再苦再累也没人会在乎她的付出,她也自然而然的失去了在学校中的光芒。更难受的是,饭店里的氛围并不是很好,所以叶若总是感到很累很压抑,这种压抑让她感到很沉闷,又不知该找谁诉说,于是叶若才养成了一个习惯,上班前下班后自己独自去海边走走,她看着对岸思念自己家乡,她在心中对洱海默默诉说一切,她的母亲湖用片片波浪将一切的答案告诉她,她对洱海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小到大,遇到困难挫折,叶若都会去海边,对着海发呆一两个小时,她就拥有了面对挫折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于是渐渐地,她习惯了将一切压抑在心中,因为她懂得了许多,比如同事永远只能是同事,比如出了问题没人想蹚浑水......
叶若为期一个月的成长结束了,她终于明白,赚钱比想象中更困难。她也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读书不只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更重要的是,给她一种选择的权力,尽管她一无所有,但有选择的权力就已胜过了一切。泰戈尔说过“尽管走下去,不必停留着,因为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果真如此,去年的夏令营中叶若认识了Share,他是个温柔的男孩子,会在叶若问各种关于相机傻乎乎的问题后认真耐心地解释,那种坦率与真诚让叶若很感动。后来叶若觉得自己再也遇不到这样温柔有趣的男孩子,没想到在双廊,她又认识了L,叶若欣赏L是因为他的价值观,阳光而真诚,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总之,L也是一个挺有趣的人。
by清水叶若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叶若,是因为她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叶若感激wen,是wen让她的成长少走了不少弯路,她依然想念wen的歌声,时常会听一听那些录音。wen一定不知道,有个女孩因为他的音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双廊的时候,叶若走遍了整个古镇,却再也找不到那么动听的歌声——自wen之后,双廊再无歌手。
谨以此篇纪念尘封的过去
2020.9.14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