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John Keeney艺术实践工作坊—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John Keeney艺术实践工作坊—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作者: minminyu | 来源:发表于2017-03-27 15:24 被阅读0次


14年年底我参加了甜妈主办的John Keeney老师工作坊,回顾当时的记录,不禁感叹这真的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好老师!也庆幸自己记录了下来,让自己可以再度重温和分享给大家。


一位教育的艺术家,或是艺术的教育家,这样的形容不由自主的从我脑海里闪现。

是的,John Keeney老师不会一上来就讲解什么内容。两天的工作坊里面,他总是给我们一个个的任务,有的是带领我们做的,譬如多声部合唱、湿水彩;有的是让我们自己去体验,譬如跳大绳、演戏剧、称重量、搭建立方体。

如果是第一次接触华德福工作坊,我可能会很不习惯。因为那么多年的传统教育下,太习惯于从老师那里获得一些现成的方法和理论了。即便是上过Michael老师、Susan老师的工作坊,John老师仍然带给我一种全新的体验。换作以前,我可能唱好歌、跳好绳就开始心烦气躁了,为什么这个老师还不跟我们讲“怎么样进行艺术实践”呢?

这一次,我只是跟随着老师的指引,去体会他要我们做的,慢慢慢慢的进入。

在唱歌时,John先示范了几个和声,让我们体验不同组唱不同的一个音高的感觉。体验了一会儿,开始学唱一声部,之后学唱二声部、三声部。接着进行多声部合唱。我总是觉着有点晕,记不清自己的确切谱子。但是John鼓励我们说要放开声音唱,特别当你相信自己是正确的时候,让旁边的人听到自己的声音。

跳大绳,有好多的变换。有一种是跳完后从进入的同一侧离开(通常是绳子的左侧进右侧出),另一种是从反侧进入(进入的时机和正向进入会不同),还要两排队伍交替着一队从左侧进左侧出、另一队从右侧进从右侧出。第一天真的觉得蛮挑战,有些时候犹豫了一下,一犹豫就被拌到。儿童之家的吕老师排在我前面跳,貌似她也觉得有难度,我心想我不是最差劲的就好。好多次,John会要我们停止聊天,不单在他讲话的时候,他提醒我们安静的去感受绳子的节奏。

跳完绳,他问我们,跳绳时是什么感觉。好几个人提到先是有些害怕跳不好,后来成功后有成就感。他问:从畏惧到成功,是怎么达到的?我们思索了一会儿。从畏惧到成功,这个过程他说是更重要的。过程中有勇气、有尝试的意愿,等等,John说这些都是人性美好的体现。传统教育更多进行的是书面活动,试想我们一进教室,老师就告诉我们接下来要进行欧基米德定律的试算,他让我们从1到5给兴趣度打分,1是最没有兴趣,5是最有兴趣。没人人选5分,4分有一个,2分有几个,大多数人选1分。他谈到教育的意图,教数学是为了仅仅让孩子记住,还是让他们八年级毕业时仍对数学怀有探索的兴趣?他又说到节奏,节奏存在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自然的节奏、运动的节奏、艺术的节奏,rhythm is everywhere。这些节奏能让人有一种在地球上的存在感。

通常他会让孩子们边跳绳边数数,遇到3的倍数就大声念出来,其他时候轻声数。比如(轻声)1、2,(大声)3,(轻声)4、5,(大声)6厖类似的,他会数2的倍数,4的倍数,5的倍数,等等。他还会让孩子们自己想如何记录1-12的倍数。有的孩子说从大到小,有的说从小到大,还有的女孩说要不就按彩虹的样子记录。然后,他根据数的倍数进行下面的记录。第二行从左到右是2的倍数,第三行是3的倍数,以此类推。有没有发现第X行与第X列是一一对应的呢?多有意思,谁还会忘记乘法口诀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 10 15 20 2 30 35 40 45 50 55 6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70 77 84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80 88 96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 99 108

10 18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1 18 33 44 55 66 77 88 99 110 121 132

12 18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 132 144

湿水彩,小学老师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几乎都由老师来做准备工作,一部分的工作会让孩子们来准备。不过老师需要特别注意,要给孩子非常清晰的指令,什么时候做什么,手怎么拿,哪些动作不可以,这样就避免了一些课堂出现乱糟糟的场面。十个老师会有十种湿水彩的带领法,这是正常的。John说他喜欢浓重的颜色,所以调配时会注意不要加入太多水。有的孩子是很喜欢浓重的色彩的,所以如果颜色调的太淡,他们会不停的用笔往纸上去加颜色,结果却是很多很多的水在流淌,而颜色却不见得浓。对于纸张,John也很注意,他说质量好的纸,会把水分吸到纸头里面,而不是只停留在表层。

John先徒手画了一个大红色的圆(他画的可真圆哪!),把纸拿到光线直射处让我们盯着看,让我们用力把这个红色吸入。等觉得吸入的差不多了,他让我们把视线投到旁边的空白处。我们立即可以看到一个同样圆形的色块,是浅绿色的,这就是大红的补色。他说华德福为什么要用粉色的墙?小孩子的特质并不像粉色这个颜色的特质。如果只是因为刷成粉色看上去像华德福,那就大错特错了。(后面他没有详细讲,我猜孩子看到的是粉色的补色吧。)

有的孩子会过于用力的按笔刷,老师可以把笔刷轻轻的划在他们的手背上,告诉他们纸张也喜欢这种轻柔的感觉。

接下来,老师就示范在纸的左上角画了红色块,边画他边说红色是很活跃的,大胆的,行动迅速性格热烈。然后,在纸的右上角画上黄色,黄色就要温和一些,是温暖的。红色主动跟黄色打招呼,黄色也渐渐融入到红色之中,它们之间就出现了橙色。之后,在纸的下半部画上蓝色,他让我们感受蓝色带来的感觉。是的,完全和红色与黄色不同,蓝色是那样的安静、祥和。这时黄色也和蓝色打招呼了,它滑向蓝色;而红色是几乎冲入蓝色的;蓝色则羞答答的和它们打招呼,这时纸上是各种颜色的聚会,大家都融入彼此。纸张的中间部分留白。他示范好后,我们来模仿。结果发现每个人的都很不一样。

然后他拿起一张让我们看,在纸上红色对角线是什么颜色?对了,是黄和蓝融合一起的绿色。而黄色的对角线则是红和蓝融合的紫色。以此类推。整个纸面呈现的就是一个色环。

画好湿水彩,他说他准备讲个故事。问我们要听长故事,还是中等长的故事,或短故事?大多数人说长故事。之后他就跟我们讲了个长故事。(篇幅原因,不放在这里了,请百度《格林童话》中《神奇的蔬菜》。)

故事真长,一共讲了四十五分钟。讲完,John说,如果没有翻译,他也会讲这么长时间。这时已经超过四点了。他告诉我们现在要分组演这个故事里的一个场景,需要用到颜色元素和音乐元素,颜色可以用布料来显示人物个性。我觉得很新奇,同时也很期待,当然也会忐忑该怎么去演。分好组,每个人都在尽力的思索该怎么做。我们组选了年轻人带着三头驴子去找农夫,几天后农夫把驴子的情况反馈给年轻人这两个场景。分配好角色后,我们就开始琢磨如何运用音乐和颜色元素来带入短剧。我是做女仆变成的驴子,我就努力的去体验那个角色是怎样的心情,用怎么样的台词、动作来表现。讨论了半小时,试着演了几下,John说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早上还有一点时间来排练。


第二天唱歌换了个曲子,难度大一些,我们都用心的去唱着,虽然有时还不太确定唱的对不对。稀里糊涂的唱着, John居然还夸我们唱的很好,说那么短的时间能够有这样的效果他很惊喜。

唱歌之后又开始跳绳,第二天特别特别神奇的,我们居然一开始跳,每个人都明显的进步了,随着节奏进入绳子,一个人接着一个人中间不空挡,那种默契感一下子进入我心里让我既陌生又欣喜。正当我们欣喜之时,John又要我们从甩绳人左侧进然后从同一甩绳人右侧出去。还有一种是绳子在低处摇摆着让我们跳过去。这些变换都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当然因为时间限制,老师让我们尝试了一下之后,就告诉我们诀窍了。然而他说他让孩子们跳的时候,可能会花一周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找出诀窍。John还多次提醒我们不要光关注自己如何完成,还要留意如何给后面和对面的同伴留出空间让大家都能顺利完成。他说我们光顾着自己跳就像中国的司机们,只要自己往前冲,哪管三七二十一,随便变道,一点不顾别人。说的我们连连点头。

就在我们还意犹未尽时,John让我们回了教室。现在要继续昨天的排练,然后就要演出。

经过第一天的沉淀,第二天我觉得更能进入角色了。由于某小组成员这天没出席,我们还换了一个人,我们跟她讲解了剧情。然后我们又排练了半小时左右吧。

到了表演时间了。第一组里主角是学堂的主课老师扮演的,非常有喜感,我们不住的在下面笑啊笑。后面有一组扮演年轻人的主角,在诉说被爱人欺骗时,居然真的哭了出来,我们都被小震撼一下。还有几个女生唱歌唱的很好听。应该说每一组都各有特色,就算演同一场景,也都各有创意,有各自的表现形式。看的真是好过瘾啊!

演好戏剧,John和我们聊,问我们演戏剧,从一开始知道这个任务,有些惊讶和犹疑,到后来成功完成,是怎样达成的?他让我们想了一想,也让几个人分享了一下感想,然后说了一段话我至今仍在回味。

他说:戏剧表演和上周所讲的观察儿童其实有相似之处。在这两件事情里,要完成好,必须要全然的放下自我(surrender yourself),去体会,去感受。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内心竖起壁垒,高高的墙。这些壁垒/墙所代表的信念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文化,有的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所累积产生的。这些信念会阻挡我们看到真相。要看到真相,就需要放下那些“应该”和“不应该”,把那堵墙拆掉(breakdown the barriers)。打开那些可能性,去完成一件任务的结果不重要,其过程才是重要的。打开你自己,享受其中的乐趣。找到这个过程当中的喜悦。每个人的潜能无限。(Open the possibilities, the process is important. How to achieve one task (like rope jump, or play drama), the process is important. Open yourself up and have fun. Find the joy yourself. Potential is limitless.)我不禁想起有些时候面对孩子或是其他人,我会有许多的观念或评判,比如孩子衣服应该保持干净,我做事的时候他应该一个人自己玩。甚至于在排练戏剧的过程中,我对组员也有评判,意见多的我就觉得她主意太多,想出风头。类似于这样的观点,太多太多了,是的,正是我们自己处处设置迷障,把头脑太当回事了,不能把心沉静下来去感受。

下午,John回忆了上次工作坊里,称重的任务。然后就把我们分组,每组六个人,每个组桌上有六个物品,我们得用自己的身体来测出轻重,并按序排练,而且要在规定时间内达成并取得每个人的同意。很快组里就有了分歧,用左手掂掂,再用右手拎拎,大家都很认真。这时John说还有五分钟时间了。于是我们赶紧滴排序。接着John就问我们在听到还有五分钟时是什么心情,有的人说一下子慌乱了。老师说其实结果是不重要的,测量的流程才是重要的,统一流程才能加快速度。接下去我们就体验了一下,我们组一开始就商量好流程,并约定如有分歧,则少数服从多数。这样果然速度加快了许多,并且结果也是大家都认可的。这时John说道,很多时候的团体讨论,比如老师之间的开会,就是类似于这样。如果没有流程,东说一句西说一句,扯几个小时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

接着,John问我们,什么是我们每天不自觉的用感官去测量的一个东西呢?我们开动脑筋,有说温度的,有说时间的,有说心情的,等等,没有一个回答正确。John说比方说,我们觉得什么东西更重要,而什么比较不重要,我们是怎么判断的呢?这就是价值。价值不是指超市里商品的价格,而是每个人心目中一个事物的重要性。然后,他就让我们对刚才称重的物品进行价值排列。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我们组认为需要设定一个条件,否则肯定没法达成统一。我们假设是行进在沙漠里,周围空无一人的情境下,这样我们较快排出了序列。John来到我们组面前询问我们是怎么排列的,当得知我们设定这样一个情境下,他笑了,他问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假设,我们说因为我们认为永远没可能每个人的价值排列会一样。他就让我们其中一个人来排序,排好后,其他人提问为什么这么排。举个例子,我组一成员认为书最重要,最不重要的是桔子。他问她,要用多少桔子才能换这本书?她答,50斤桔子。John说,噢,那书可真的很重要。就这样,他告诉我们,他在向学生介绍经济学概念时,就会先从物品的价值开始,他们就会了解等价交换,继而知道货币的意义,当然现在的货币和以前黄金本位已经不同了。

现在,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个立方体,和一个球体。先是这个立方体套在球体外部,球体和立方体有几个接触点?然后球体变大,大到正好套住立方体,这时又有几个接触点?想象了一会儿,我们睁开眼,开始遵旨用竹竿搭一个立方体。我们七手八脚搭好一个,却站不稳。John说是啊,是不稳,我们来这样做:在立方体的一个面上拉一根对角线,然后从这根对角线的一角,再在另一个面上拉一根对角线,以此类推,一共拉六根对角线。他说,这六根对角线构成的形状(正四面体),是宇宙当中结构最最稳固的几何体,连钻石也没有这样稳固。所以如果先搭这根正四面体,那么外部的立方体也就相对稳固了。

John Keeney艺术实践工作坊—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就在我们拆掉立方体重搭时,他在另一个组带领他们进行了更深入的工作。然后他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进行讲解。原来他们已经在立方体(正六面体)的六个面各划了另一根对角线,然后把这六个面上对角线的交点用线连起来(玫红色毛线),这个形状是正多面体的另一个结构:正八面体。正八面体有6个顶点,12条棱,和8个面。它正正好好嵌在那个正六面体内部。而正六面体的特征是有6个面,有8个顶点。有12条棱。所以它们是互补的。

如果时间允许,我们还可以再工作下去,里面还会出现正十二面体。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等等都是多维空间里的正多面体,具有稳固、均等(棱长度相等,每个面面积相等)的特性。

John说,如果学生是这样学习空间几何的,包括获取材料的过程,砍竹子、锯竹子,等等,这样的乐趣,他们还会忘记这些学习内容吗?

听了John的讲解,我们真是大呼奥妙!宇宙真是神奇的构成!我和另一个成员交流都说,好想这样再上一次学啊!

John Keeney艺术实践工作坊—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所有体验环节结束后,John让大家坐下来,说了一些话。他说两天的体验,无论是跳绳、演戏剧或做什么其他事,其实都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里忘却自己,突破自己,从而了解自己有多么大的潜能。孩子也需要这样。一位好的教师能够带领孩子去超越那些自己以为的局限。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投入生活,热情的生活,要享受乐趣!(A teacher is capable to teach children to do beyond assumption of what their boundaries are. So have fun!)

John Keeney艺术实践工作坊—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华德福,将灵性带入物质身体,教师用经验将灵性融入,使得孩子相信他们是可以去追求他们的使命的。(Make them believe that they can pursue their destiny.)

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肯定不是智力,如果只有智力,那这个利器可能会伤人。意志力是重要的。这样才有一个平衡。

在问答环节,有人提问,什么是我们的使命?John略略沉思,慢悠悠的道出一句:What will you attempt to do if you knew you could not fail? 大意就是,如果你知道你做什么都能成功,那么你会去尝试做什么事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John Keeney艺术实践工作坊—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sr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