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以前,我从来没想过工作的意义这个问题。小时候看父母天天上班,周围的大人也都上班,一直以来的固有概念就是,人长大后都是要去上班的——就跟小孩子长大了就不能在家呆着,都要去上学一样,是既定模式。大家都按这个轨道走,没有什么为什么。
等到我自己上班的时候,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去外企、私企的人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工作,周围什么样的人都有,大家也都见多不怪了。
我怀孕后不久就辞职了,之后一直到女儿两岁半才重新开始工作,差不多一直在家呆了三年吧。
我怀孕的时候过得很充实也很轻松,每天学英语,看小说,出门散步,做饭,定期产检,学习孕期知识和育儿知识,给未来的宝宝准备各种物品……那时候很享受这种不用工作的日子,而且因为是有“正当理由”不用工作,更加享受得心安理得。
后来女儿出生,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我继续在家,不上班。那段时间也很充实,照顾一个新生儿,还要定期带她去医院治疗、检查,而预后情况如何也不得而知。那段在家的日子不仅充实,还有无处不在的压力。
当时因为生活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工作的事情完全没有规划,不过我也并没有感觉自己与社会脱节。
只是某一天有朋友突然来访,我们一起外出吃饭。走在大街上,旁边是化着淡妆、衣饰得体的同龄女友,我因为没有准备,穿着平时在家的T恤短裤。我尽量收腹挺胸,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身上那件洗过很多水,穿着舒服,实则松松垮垮的衣服,却让我有一种很颓的样子。
那次的感受促使我开始认真思考是否要重新出去工作。我发现,不工作对我最重要的影响不是经济方面,也不是精神方面,而是我整个人的状态都是塌的。
对于我这样社交圈很窄的人来说,我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公孩子,保姆,小区其他宝宝的家长或保姆。这些人根本不需要我用多么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因为带孩子,每天我的衣服也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这种以“舒服”为主的状态时间长了,整个人其实已经在慢慢变形,失去了挺拔的根骨。
女儿两岁半开始上幼儿园,我也在那个时候重新开始工作。
工作中会有我不喜欢的一些人事关系,也会有我不喜欢的工作内容,但身在工作中的人,都会时刻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一种警醒,来应对随时可能会出现的人事、工作上的问题,随时开动脑筋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这种警醒的状态,恰恰是让一个人保持生命力的关键。
因为有了这种生命力,人的整个状态才不会塌下来。不会只习惯穿松松垮垮的衣服,不会安然于家周围的那个小圈子,不会没有机会从别人的眼光中看到客观的自己。
其实我还是不喜欢工作,但是,不管是被推动着也好,是被强迫着也好,我知道,对于我这样性格的人来说,必须要工作,才能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状态,不让自己对自己失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