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670636/836947289a1db6a6.jpg)
走进四月,走进西江里
文/狼烟诗影
走进春天,走进四月,一不小心,走进四月的花海里。四月,是春天最后一站。四月的心情,有春天,有初夏,还有孤独与淡淡的伤感。要不是西江里金黄色的风铃花还开着,这份心情不知会阖放在哪里……邛崃宣传部、邛崃市文联,在李治、詹义君主席的带领下,邛崃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朗诵家协会,走进西江村采风,赏千亩风铃花开;坐在蔓花里山庄,与花、与人、与自然对话;走邛崃盆景基地,观川派盆景的艺术,看西江村的发展和蜕变,访西江村书记陈健招商引资的成功之道,为西江村引资两亿元的投资项目,在振兴乡村经济中,助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陈健书记表示,他将要把离邛崃城区最近的西江村打造成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民宿小憩的文风文艺自然村,并邀请文艺界的人,给西江村建设出谋划策,把西江村打造得更美好。
西江村,是邛崃的西江村,不知何时,“西江村“就成“西江里。”还得说到四年前,我曾到过西江村,也就在那时,结识了刚任西江村委会主任的陈健书记,本想我在西江村的土地上,圈一块地,把我越来越多的兰花再安一个新家,却刚刚遇到国家的政策调整,因保护耕地而未成。虽然在后来我找到了一块林地,但不是我之前想要的那个位置。过了两年,再次走进曾西江村时,西江村已经发生了飞越性的变化,那一块块杂乱无土地,如今变成了赏花的世界,和盆景艺术展现的殿堂。
几年前就听说邛崃西江村有一片风铃木,每年四月初,就会开出金黄色的花朵,花一开,就会引来成百上千的赏花人。就在几年前,我就是其中一个喜欢赏风铃花的那群人。今天,再看到满树正在绽放的风铃花,又不仅惊叹起了大自然的天工造屋,还有这么美的风铃花?在一片金黄色的花海中,与前来赏风铃花的人边走边拍,记录着生活的小环节。
沿着绿道往下走不远,走下刚刚离开风铃花海,却又掉建“蔓花里。”这里是蔓花里山庄,是一处开满不知名的鲜花小屋。这里有民宿和餐饮,由于到处是鲜花美藤的原因,这里来来去去的人,都是美艳的姑娘与少妇,如果想“艳遇,”你就来西江村的蔓花里,这里每天都有数量可观的美女少妇,能让你眼花缭乱。蔓花里,是藏在城市边上花园,是森林植物丛中的精舍小屋,在花香满园明亮的休闲厅堂里,一双双,一群群美艳女子,或端一杯奶茶,或握一盏香茗,阿娜多姿,回眸一笑,每一个俏姿,都会勾走魂魄。
沿着蔓花小道来到溪边,微风一吹,仿佛又置入人间仙境,从几百亩的绿园林荫中,我们看到“林夏”的造景,南方植物和本地植物的交汇,如同到了南与北的两个世界。从小火车到花枝奇石,可预见,在建成后的那天,餐饮娱乐,休闲度假,民宿美味,都会符上文学艺术的遗风。在这个文风鼎盛的时代,谁的诗词会留在那满是文风的古石上呢?只能在那上千棵楠木林中去寻找。
据说通往西江里的路上有一座桥,名曰“反修桥。”关于这个名字,作家与诗人们猜来猜去,都没有一个结果。作家们说,修桥的那个年代,正好是反“苏修”的年代,应该是因“反苏修”而命名“反修桥。”诗人们却说,那是“反着修”的一座桥,不要大惊小怪,在我的诗里,反着修的桥正好是我诗里的平仄声韵。摄影家们说,不必去争论,我拍一张照,去问问西江村的老人,就知道了结果。朗诵家们说:“你就不必问了,留一点给我们想像的空间吧?在我们朗诵的诗集里去寻找答案。”
西江里,就刚好座落在邛崃山脉和成都平原交接的经典位置。站望西江里,攀望临邛古城,背靠鸿蒙蜀山,前望成都平原。弯弯小溪从邛崃盆景园经过,给邛崃川派盆景增添上了艺术的魅力。邛崃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川派盆景曾在大江南北,黄河内外都有一席之地,据说每年卖到燕京之地的盆景多得几千万元。以邛崃人命名的树种“金弹子,”随即影响全国爱好盆景的人,金弹子盆景在盆景成交价中曾创下过盆景中最高价格的记录。于是,人们忘去了书本上标注的植物“瓶兰花,”这个名字在邛崃金弹子强大的攻势下,不战而退,就以邛崃人的冠名“金弹子”代替了“瓶兰花,”这就是川派盆景的魅力。
西江里的美味也是一绝,诗人和作家们在边品边尝的时候,自感食欲大开。论环境,论厅室,佩感清新自然,论菜品,应有尽有,与之生畏。摄影家们曾不停地为风铃花的绽放而轮拍不止;也为蔓花里而狂摄而将如斯美女子装入镜头之中;更为西江里的盆景艺术而宣不止渴,留下镜头永恒的记忆;尤如朗诵家们在西江里朗诵一首首风铃花的序曲,忽高忽低,把诗中的情感,植入桌上的菜品序曲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3670636/50acb57cb745a1be.jpg)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