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守诚真、践行孝善,关注科教、文化发展,寄望国家复兴、民族昌盛,也许就是我的“家国情怀”。
最近,除了一如既往地努力学诗词、学书法而外,中华中医药内容尤其引起我的兴趣和热爱,除了服务于健康管理师即将应考原因,重要的是:人人健康,社会和谐、平安幸福真的太重要了,我感到、我觉得。
昨晚或说今晨,0:50,央视二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播出“健康中国:我们如何加强新药研发”,主讲人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主任蒋建东先生。
因为前面约1/3内容错过了,今天又完整“回看”。我记下了:
中国的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金匮要方》千百年来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福祉。
屠呦呦的青蒿素走向世界,特别是为非洲疟疾防治做出了卓越贡献,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2019.6.19(?),屠呦呦先生又向全世界宣布: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成功了!
新药研发目前我们是落后于欧美和日本的!
比如癌症(肿瘤)靶向药物,我们有但是少,且此类药物其毒性、抗药性有待深入研究(全世界都在研究),更多的治疗慢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药物亟待研究、开发、临床应用。
(癌症治疗技术发展:手术:宫颈癌,x线:乳腺癌——化疗:氮芥治疗淋巴瘤——抗代谢药——靶向药物:长春碱。还有:三氧化二砷:白血病,小檗碱:治疗三高,丁苯酞:脑卒中)
中国特色也是优势: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君臣佐使、望闻问切治未病,所谓“上医”也。
植物提取物研制新药,比如青蒿素。
我们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第二个青蒿素会不会有?很快吗?蒋建东先生非常肯定!比如:
经过20~30年的努力,北京一家研究所,创新研制出丁苯酞(芹菜籽提取物),石家庄一家制药厂生产,临床用于治疗脑卒中,美国引进治疗渐冻人症。国家科技进步奖!

感慨系之,感动有加,赋诗一首记之。诗云:
创新药物落人后,思想千般细究因。
不躁不骄图奋发,继承创造定鲜新。
古为今用中华智,洋为中用尧舜神。
诺奖青蒿惊世界,领先医药福人民。
注:颈联拗,姑且如此这般。

意犹未尽,再赋一首,诗云:
若笑花开非本意,风摧霜打依然香。
飘零襟瘦任南北,心定佛儒传统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