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课时听到“无为而无不为”,以前对这不感兴趣,但今天有感触,让自己有认识到有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刻意的去“无为”,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时,看到孩子的缺点和问题,不要大惊小怪,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跳出”事件,把孩子看成是朋友托付给你的,也就是古人说的“易子而教”,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说出自己的感受,问问孩子的想法,以及孩子这么做的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最后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自己的一个来访,孩子因为毕业班,亲子关系不好,一句话都不能交流,孩子成绩下降的厉害,家长刻意的不再“干预”孩子的学习,做好三件事:一是提供吃的,别饿着!二是给孩子要穿好,别冻着!三是让孩子睡好!结果有一次家长感冒发烧了,以前就挺着做饭给孩子吃,可是这次这个家长很聪明,先照顾好自己,躺在床上休息,在孩子放学回家看到今天的不一样时,孩子看到躺在床上的家长,很紧张,询问怎么了,知道生病后,问是否看医生了,吃药了吗,并且拿起床头上的药仔细看说明,倒水看着吃药,主动做饭,虽然不是很好,但这是孩子第一次做饭,家长感动了,没有之前的焦虑和指责,竟然奇迹发生了,二人竟然变得无话不说了!孩子的成绩也重新回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更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6654494/63fa2900e07a4756.jpg)
现在分享网上的解释给大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大道总是顺应自然,不会刻意施为,如此遵循大道的规律就能自然成就所有的事。道常无为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意思,而是指按“道”行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意思是大道不会刻意施为,而是遵循大道的规律行事,从而自然成就所有事。老子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是为了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之理去行事,不要去做违逆自然的事。
在老子的道家学说里,他始终强调无为,但是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顺应大道的规律去行事,如此就能成就所有事。自然作为道家的核心概念之一,分为被自然创造的自然以及创造自然的自然,而无为对应着就是后者,有为对应着前者。老子强调建立在自由意志基础的道德,道法自然,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