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的表弟今年毕业了。当初填专业志愿的时候,我给他的第一个意见就是兴趣和爱好最重要。
表弟听从了我的意见,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生物专业。
然而稍显冷门的生物专业使得他在找工作的这几个月特别坎坷。当初青睐热门专业的长辈们开始了唠叨和埋怨。整整几个月表弟都处于崩溃状态。
将学术兴趣视为生活追求,很难。出路和前景才是人们常说的周全考虑。于是我们都把选择扎堆在前途有需求的专业。
表弟的专业成绩非常优秀,找工作难度不高。不过基于读书就是为了更好的出路这个硬道理,表弟被催促着和他的同龄人一起扎堆到薪资丰厚的国企和外企应聘。如此激烈的竞争,落选很正常。
十一月份,表弟终于进了一家前景很不错的生物制药公司。没等表弟歇口气,舅舅舅妈就开始张罗着给他付首付,他又和大多数人一起扎堆做了房奴车奴。
表弟以为只有自己这么累,可不断更新的朋友圈提醒他,身边的人都和他一样走在既定的相似的轨迹上,为相似的物质追求努力着。
有时他很迷惑,究竟他是在过着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在过着自己的生活。我们都只有物质追求吗?
1. 我们用物质追求定义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
近日,法国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20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有71%的中国人表示,将根据自己拥有东西的多少衡量个人成功。
我们把金钱与享受作为人生唯一值得的追求。
前些日子和小学同学们一起聚会。我满以为这些朋友问及有关生活之外的一些话题。然而在整个聚会中,大家谈的只是供房供车,加薪升职等等。
他们根本没想过要问问各自的生活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社会有什么变化和什么问题,未来会怎么样。
回来的路上,我的一位朋友对此十分感叹,究竟这是为什么,我们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有人无奈地说了一句,“现在大多数人圈子谈的都是这些。不谈这些他们还有什么可谈的?”
我们都认定拥有财富,地位,年轻,美貌等等那些社会文化努力标榜的东西,我们就能幸福。享乐主义让我们相信拥有这些就可以存在一劳永逸的幸福和快乐。
宗萨仁波切在他的新书《八万四千问中》中这样说道,我们总有种盲目的概念,以为有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表面上看,这或许是暂时看上去是真的,但是如果你太过于屈从物质的诱惑,就意味着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不确定,随时可能变化的事物之上。物质主义的游戏永远无法真正地消除不安全感。
2. 我们因物质追求而焦虑不安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零点调查报告《20年来中国社会的四个心态变化》显示:中国民众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族群,但当前社会中的一些因素让民众的社会心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民众正在日益感受到现实物质生活的压力,物价、房价、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对民众生活形成较大冲击,存在较大经济压力感的民众比例始终保持在1/2以上。
在经济压力下民众会过度追求成功、出人头地,而不是身份归属、家庭和心灵。因此在心理层面上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焦虑情绪,包括掌控无力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等。
我们不明白,对生活的追求等于是造船过河,物质只是船,我们造船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过河。大多数人却因为物质留在了船上,忘了去到彼岸的目的。
生活的追求不应该只是肤浅的物质追求和物质享受。
正如在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泰·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中,泰·本博士问道: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3. 人的追求可以多样化
泰·本博士的第一个观点是,基本需求满足后,物质对幸福感的影响很小。内在因素才对幸福感有决定性的作用。内在因素指的是对世界的解释、关注点等。你的解释和你的关注点影响你的认知。
那些忙碌奔波型和享乐主义型都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把物质和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所以他忠告我们,生命很短暂,在选择人生追求之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所以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制作家具。
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人生追求的时候,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
生活的追求不应该是肤浅的物质追求和物质享受,还要有深刻的意义感和由此而来的对生命的醒悟和敬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