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四:
在一起,才更有力量
——读第三章寒假生活策划的探索有感
2019的寒假已过近一周,班级的活动开展的有序且有效,孩子们对于探索性的作业特别感兴趣,参与度与呈现的成果也特别出彩,然而学校其他班级的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触动,分析原因,便如书中所谈到的:多数教师依旧认为没有义务去关注学生的寒假生活,不想加重自己的工作负担;进行寒假生活变革必然涉及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对没有社区、家长合作基础的教师而言,变革会遇到诸多困难。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有的家长受文化程度所限不知如何参与,有的家长则因工作繁忙、觉得麻烦不愿参与……
那作为推动者又该做些什么呢?今天阅读了第三章“寒假生活策划的探索”,给了我许多思考,我想可以再向老师与家长们阐述此项研究的实践目的与我们的育人宗旨。
在一起,才更有力量
——与假期生活中的实小老师及家长商榷
2019年寒假,武义县实验小学推动了“你好,寒假”学生寒假生活与期初生活重建的研究工作,此项活动具有跨越时空、跨越主题、跨越学科等特征,在我校五年级八班近两年的实践调查与体验中,我们感受到了以往的学生寒假作业完成过程是没有学生之间互动性的合作和家校之间的合作的,也没有家长的共同学习、社会性与自然性资源的充分开发、人与社区生活的积极互动更是鲜有谈起。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或许从来没有想过“寒假作业从哪里来,寒假作业到哪里去”的问题,作业内容的单调、形式单一让孩子们疲于应付,没有实效,而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的割裂更让老师在开学第一周苦不堪言。总的来说,之前学生的寒假生活,由于寒假作业的布置自上而下,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内容相对单调、形式相对单一,教师对学生寒假作业的完成缺乏指导,缺乏动态生成资源的捕捉,对于寒假作业的评价止于形式,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是割裂的,没有充分挖掘、整合和发挥广阔的学生寒假生活的教育资源和价值。
而“你好,寒假!”项目打破传统寒假作业格局,深入探讨学生该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如何使之与学期初生活产生联系,从而重建学期初生活。当然这需要参与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寒假生活的策划、体验与评价,并与学生一起发现、体验、创造更美好的假期生活。我们希望在这样的重建中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儿童参与及儿童利益最大化。为此,学校在经历了两上两下的方案策划下形成了本次的梦想作业。我们的梦想寒假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因此,希望我们能形成以下共识:
1.重新确立主体意识。在“你好,寒假!”活动中,学生和家长成为策划的主体,对学期初生活进行整体策划,而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承担着发起、组纪念品、协调、评价的责任,在事实上影响着整个重建过程。
2.体现教育自觉意识。寒假生活研究不同于学校教育研究,也不是单纯的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可以将之理解为另一种“教育形态”,即:以教师为专业指导者、以家长和学生为核心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促成“终身教育”的微观实现。
学生策划,源于一种生命成长的自觉;教师策划,源于一种职业的自觉;家长策划,源于一种教育责任的自觉;专家学者的策划,源于一种理念的自觉;社会人士的策划,源于一种社会教育力的自觉。这应该是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为了还原教育的本真,为了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为了教育的改革创新,为了世界的真、善、美……
3.呈现活动资源的丰富性。寒假生活从策划上打破了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藩篱,打通了三者之间的资源通道,对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开发一切能够与寒假生活联系起来的资源,充分挖掘其教育教学价值,让丰富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学生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大课堂,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
4.家长从旁观到参与的转变。家长需要从作业的旁观者变成寒假生活具体的倡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在学生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协助作用,尤其是做好学生的安全保障、后勤保障。
5.增加对教育的时间投入。教育需要投入时间,不断磨合,不断再形成。孩子的参与要花时间,教师的指导要花时间,议案的完善要花时间,专家的引领也要花时间。花时间让孩子成为策划的主人,成为自己创意的主人,成为分享的主人,成为一起沟通、磨合的主人。
6.提升作业的育人价值。伙伴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安全感、纪律性,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亲子作业提高了家庭、假期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了欢乐;体味年俗,感受春节,培养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小鬼当家、学做家务、财商培养,体会父母辛劳,懂得乐于助人、奉献社会,学会感恩;阅读,提升阅读兴趣和鉴赏水平,积淀文化艺术素养;环保公益,激发爱心,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等等。每一项实践作业都有着丰富的育人价值,这是日常的书写所达不到的。
学生的好素养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润出来的。我们的教育需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寒假活动不是让学生变得听话、乖巧、遵守规则,而是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超越规则,创造更多更好的活动机遇与规则;不只是在活动中以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更是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价值的同时引领孩子创造更优秀的自己,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同时使其学会策划、合作、沟通等,不断推动自己的发展。
(本文参考由李家成、郭锦萍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你好,寒假!》一书。)
《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四:在一起,才更有力量2019-02-01 《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四:在一起,才更有力量2019-02-01 《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四:在一起,才更有力量2019-02-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