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遇到他人出现灾害,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恻隐之心。但是一般人都会有私心阻碍,比如现在国内盛行的经济价值观。
遇到一个老人摔倒,良知告诉自己要去扶,但私心就会阻碍。尤其是经济价值观念强的人,首先他脑海中会优先判断这件事对他的利弊,能不能得价值收获。然后发现大部分扶老人的新闻中出现回馈的可能性低,反而损害自我利益的可能性高,于是两相比较,大部分会冷漠对待。
而社会价值观念强的人,比较注重情感收获。有这种观念的人大部分会主动出击,脑海中优先追随着良知,因为本心认为自己要这样做。在这种价值观念中,帮助他人,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而自己也能从中收获到帮助他人的愉悦感。
孟子“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能充分使用恻隐之心,对于父母必然能够孝顺,对于事业必然能够忠诚。
拥有比较正向的价值观,能帮助自己去除很多阻碍自己良知的私欲。让恻隐之心不再藏而不露,让自己能够真正做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