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是阿富汗一个小镇上的富家少爷,拥有着万贯家财,享受着物质上的极大丰足,然而看起来应该幸福的他却并不快乐,因为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却永远也无法得到——父爱。

母亲生他时难产而亡,从小便缺乏母爱的他一直渴望可以的到父亲的爱。他做任何事似乎都有一个目的,讨好父亲,希望可以得到父亲的哪怕一点点的关注。他是孤独的,在家里始终是一个边缘人一样的存在。正如那一句话所说:我们只是生活在同一所房子,仅此而已。你永远也无法感受到我的存在,即使我是那样的拼尽全力。
或许你也很奇怪,天下父母都是爱儿女的,为何他父亲竟这样无视自己儿子的存在呢?一切事情皆有缘由,看似不合理的事情背后总是隐藏着惊人的秘密。
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是与他父亲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在一起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但是由于宗教以及种族的因素,在他父亲眼里,阿里永远也不会成为朋友。即使他们曾经比真正的朋友还要好那样拥有过美好的时光。阿里是卑微的,似乎卑微的人就应该一切都是最差的,可是阿里却拥有一个美貌的妻子。戏剧化的事情就那样开始了。在一次意外中,阿米尔的父亲与阿里的妻子发生了私情。就那么一次,所有的一切就转变了轨道,哈桑出生了。
尽管理智上他父亲不能把阿里当朋友,但是情感上他对于阿里是无比愧疚的。他对不起哈桑,哈桑是他的儿子,他拥有着无上的财富,却无法正大光明的对哈桑好。他恨自己,看到阿米尔的优沃生活,他更觉得亏欠哈桑。他不能对哈桑好,更不想对阿米尔好。因为阿米尔过的越好,他心里便越自责,越难过。阿米尔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父亲情感上的牺牲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阿米尔和哈桑终究走上了他们父亲们的老路。他们是那么的亲密无间,却永远无法成为朋友。如果说得到父亲的爱是阿米尔所追求的那只风筝,那么,得到阿米尔的友情便是哈桑心目中的那只风筝。只是,他们拼命的追啊,追啊,直到筋疲力尽。却最终仍是无法得偿所愿。
在一次风筝节上,阿米尔早早的便准备一展身手,夺得冠军。因为他觉得只要自己取得冠军,父亲就会喜欢自己。而哈桑就是那个永远站在他身后支持他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对他的承诺。

追风筝时哈桑被一个地痞无赖玷污,却始终不肯放弃风筝,而阿米尔赶来,看到眼前这一幕,懦弱的他始终不敢站出来。他甚至都感觉到哈桑看到了自己,可他还是没有勇气,他就那样逃走了。留哈桑在这里,受尽凌辱,就像一个被玩弄的破布娃娃。而这一切,是为了自己想要的风筝。
他无法面对哈桑,他没有选择认错,他选择让哈桑离开。他的逃避,就是不面对你。他将自己的一块手表偷偷丢到了哈桑房里,栽赃哈桑,就这样,哈桑及阿里离开了。
这之后不久,战争爆发。阿米尔同父亲移居美国,他在这里定居、结婚。一切好像就这样过去了。直至一封信的到来。“回来吧,这里有你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哈桑与妻子已经亡故。他们唯一的儿子正遭遇着哈桑当年的痛楚。经过内心的斗争与挣扎,终于,阿米尔踏上了回国的列车。去弥补当年所犯下的错。
他见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时,索拉博正在遭受着当年玷污哈桑的那个人的性虐待。这次,他没有退缩。他勇敢的站了出来,拼尽性命的将索拉博,哈桑的儿子,自己的侄子救了出来。
可是这条路终究不会那么的平坦,回国途中由于国籍问题,中间又是波折丛生。他没办法立刻将索拉博带回家,只能先将其送进孤儿院再收养。可是索拉博脆弱的内心已经再经不起一点打击,他感到自己再一次的被抛弃。他对于这人间已无半点信任,他选择了自杀。
好在事情终究没有糟糕透顶,索拉博被抢救过来,迁居问题也顺利解决,然而他却从此无悲无喜。直到篇末,阿米尔一家带着他去公园放风筝,看到风筝在空中恣意的飞着,他的眼睛终于有了一抹亮色。他接过了风筝,当风筝被隔断飞走时,阿米尔是那样努力的、幸福的在追着。
是啊,风筝还在飞,追风筝的人还在追。文中的哪一个人不是在追着自己心中的风筝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