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章主要讲述了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
以作者在印度的经历为例,
增长的不确定性
1820年~1870年,澳大利亚和美国是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人均收入增长分别为1.8%和1.3%;
后面智利、韩国和台湾的增速是这个好几倍;
日本在1950~1973年间,人均收入增速高达8%;
各个国家增长速度不一致,后起之秀日本增长速度令人惊讶。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
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的物资层次不同:
富裕国家:飞机场中的飞机、工厂中的高科技机器、田野里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家庭中的家用电器;
贫穷国家:什么都没有。。。
实物能够提高个人效率,提高收入。
经济学家的疑问:如果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唯一差别是实物资本的多少,那为何富裕国家的富裕资金不流向穷国,使得其能够购买所需的实物物资呢?
举了一个例子:非洲两个城市之间的直接交通成本要大于,从伦敦或者纽约转机的交通成本。
也许是穷国缺少创造收益的必须的其他因素,导致资金流入困难。
组织资本
发展中国家,缺少合理的组织来支撑实物资本的有效利用。
例如一个复杂的机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聪明的人来操作,还需要供应链的上下游进行配合。
这些组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凭空运作的,需要孕育组织的基础。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
到底是良好组织带动了经济发展,还是经济发展促使了组织产生?
体制派经济学家,认为是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但作者以殖民时期的印度为例,进行了反驳,殖民时期的印度是如何呢?
- 政府小而清明;
- 国内税率低;
- 关税低;
- 注重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 采取自由的政策;
然而,印度在1820年~1950年间,人均收入几乎停滞,年增长率仅有0.1%;
结论:经济学家夸大了体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为例,都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复杂组织的。
后发国家的战略
后发国家的战略是,沿着富裕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逐步从低端科技转向高新科技和创新的前沿领域,并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持竞争优势,直至技术德高改进以及资本储备(包括人力资本)增加。
后发国家的两个选择:
- 创立官办企业;
- 干预市场运行,扶持少数企业;
制高点
政府创建官办企业,控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即"制高点"。
但是,在政府的支配下,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这件事不好处理。
特权政策
依靠政策扶持,来培育国内的龙头企业,权贵资本主义(关系资本主义)。
政府工具:
- 设立准入门槛;
- 提供减税政策;
- 帮助私营企业实现给更多利润并利用现有资金进行投资;
- 鼓励银行和特权企业加强联系(低息贷款);
- 向企业提供原料并提供价格补助;
- 征收关税,消除国外竞争影响;
存在问题:
- 政府腐败,权钱交易;
- 国民整体收入收到压榨,工资变少,税收变重;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
鼓励出口是外向型增长的一大特点。
企业利用国内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在政府的庇护下站住脚跟,并进一步发展更复杂的商品。
错过转型
管制资本主义的初期优惠政策只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一旦政府扶持力度减小,企业要克服自身障碍,成功转型。
反面教材,印度:
收到政府保护的企业,永远长不大,以汽车工业为例。
四十年中,印度只生产了四款轿车,四款轿车之间差别特别小;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
二战之后,两个国家经济在战火中遭受了严重打击。
但是,他们拥有受教育程度高的国民,明确的发展蓝图,以及一些基本的制度。
然后,通过政府扶持的方式,得以利用低廉的劳动力进行竞争,完成落脚。
然后,成功技术转型,制造出更多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
但是,生产部门与政府的密切联系为这些国家后续发展埋下隐患。
日本的服务业远没有生产也具有竞争力。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
日本对出口的依赖,导致一旦出口萎靡,日本的整个经济会陷入困境。
当日本汇率升高后,日本出口受到影响后,银行开始削减利率,拉动内需。
但是这个,导致了大规模的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最终导致经济大崩盘。
依靠出口拉动增长之后,其经济增长均衡化之路,也是崎岖坎坷。
这里,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业代表内需,生产业代表出口。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德国和日本的历史经验为中国敲响了警钟,中国该何去何从?
数据表明,中国的家庭消费占国民收入的份额远低于平均水平。
只有时间能证明,中国是否能度过这场危机。
总结
发展较晚的国家最初不会重视创新,也没有创新的动力,因为都是拿来的。
依赖出口的增长是不健康的增长,需要进行调整,内需很重要。
本章,主要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之路,和其中的陷阱,以及对未来中国之路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