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荐读《人类简史》

荐读《人类简史》

作者: 哲小胖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20:30 被阅读112次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作家尤瓦尔·阿赫利的一部传世之作,该书自2014年出版以来便迅速风靡全球,但是之前由于个中原因(主要是资金匮乏),我只是粗略地读了几章,新年以来借着单位新购入了《人类简史》一书让我们学习这一良机,我终于将其精读一遍。阿赫利凭借他那细腻的笔法、独到的分析、幽默的语言勾勒出了人类从智人阶段到现今社会近7万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豆瓣等各大平台关于本书的书评及荐读已经太多,故我不再赘述。我想从另外几个角度去分析一下这本书的价值及可读性。

    一、绝妙的语言特色

    本书的中文版是由林俊宏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人氏)翻译的,林俊宏的翻译为本文增色良多,如果说阿赫利的原著是黑椒牛排,那么林俊宏的翻译就是那赤霞珠,二者只有搭配起来才能产生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味佳酿。阿赫利的写作风格本已别处心裁,但是由于中文与英文在语义表达以及语法运用等方面的差异,向我这种英语不好的人读起原著来仍然不能完全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正是通过林俊宏先生的翻译,才让我读起该书时津津有味、甚至手不释卷,颇有当年初读《明朝那些事儿》时候的惊艳之感。

    《人类简史》归根结底是一部科普类作品,而不是一部纯学术领域的专著(否则它也不可能风靡全球),因此一定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是其必备要素,此时作者的文笔就显得十分必要,至于文笔对于科普类作品的重要性,我只想说它好比是瓜迪奥拉之于曼城(不懂这两个名词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百科,也可以留言或私信我),都是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架构,但是作者写作水平的高低以及文笔的流畅与否对于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而言简直是天壤之别。

    兹认为科普类作品首先应该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让读者有读下去的意愿并从中了解或学习相应的知识是它的根本要务,科普类作品毕竟不是专业学术文献,作者在保持基本史学常识不出问题的情况下,需要用简单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文笔为广大读者宣传及普及相关知识。因此我们不能以学术文献的眼光去评价科普类作品,《人类简史》作为一部科普类作品,较好地完成了科普这一根本性任务。通常阿赫利提出一个观点之后,都会采用风趣幽默的反问式的举例手法来进行论证,并且他会根据该书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版本适当地更改相应的例子。在中文版中,读者可以读到很多与中国相关的内容,这也体现出了作者的巧妙之处与良苦用心(虽然这并不难,真的一点都不难,但是之前愿意这么做的作家却少之又少)。

    二、交叉的学科研究

    阿赫利作为世界史学界年轻一代的翘楚,完美地体现了新一代史学家该有的宏观学术视野,即不完全以人文社科的角度来著史,而是大量采用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论述,这在以往的世界史著作中并不多见,无论是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还是费尔南·布罗代尔的《文明史》,虽然也有广义上的多学科探讨,但更多情况下是将其他学科其作为一个史学研究的一个辅助工具,而非系统地整合不同学科来对历史进行辨析与思考,阿赫利从第一章的智人认知革命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及思考,为什么人类能从生物之林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这显然并不单单是一个社科类问题,更是一个生物学问题。一切人类在认知能力上的进化都可以在生物学框架内找到相应的解读,因此阿赫利在传统的史学研究中融入了生物学知识重新探索一些在关键节点上决定历史走向的命题,从生物学这一人类本身构成的基础科学去探索整个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偶然与必然。

    本书对于生物学的引用也再次证明历史总是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7万余年前的认知革命在生物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当下的21世纪又被认为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学将比以往任何时候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将更深刻地影响人类的进程(学生物的老铁以后千万不要忘了我),对此观点阿赫利并不否认,他在下一步大作《未来简史》(已出版)中,更为深入地讨论了这一命题。

    由于多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当前科学界的大势所趋,历史学作为研究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也就更加需要和其他学科进行合作,这也对新形势下的史学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好的史学家不仅要精通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研究方法,更要对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有所涉猎,并追踪某些学科的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借此发散自己的研究思维,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

    三、宏观的全球视野

    众所周知,世界史的难度在于不同地区历史的整合,每个地区历史都可以自成一体,多个地区之间的历史由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可以互相联系,但是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无法通过某个因素之间的串联来进行归一化研究,例如纵然作者再怎么才华横溢,它也无法将阿兹特克帝国和同时期的明帝国联系在一起,事实上,阿兹特克帝国由于其高度的封闭性,即使是与其位于同一大陆的印加帝国,二者的关联度也是极低,此现象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印加帝国更为封闭。因此,往常的世界史著作,例如剑桥世界史等经典之作都是采用分区域的角度加以论述,这使得读者阅读时常常由于区域的转变而感到分割(这是我读剑桥世界史时的最真实感受),如果没有一定的宏观视野和写作技巧,世界史很容易写成不同地区断代史的简版合集,这也是许多想尝试世界史著作的作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阿赫利对于此难题的解决之道是因“章”而异的论述方式,在前两章的认识革命和农业革命中,基于这是全球性的事件,作者并没有将重点放在某一区域,而是通过精细分析几个关键节点,来呈现每个节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未来历史的意义,但是到了第三部分的人类的融合统一中,也就是中世纪后,由于人类历史的重心彻底地偏向了欧洲,尤其是西欧,因此作者也将绝大部分笔墨都洒向欧罗巴大陆,此种情况下,作者通过选取全球不同区域的事例来进行论述,一方面让读者明确为何工业革命前后西欧的国家开始崛起并称霸全球,另一方面更是拉近了读者对于作品的亲切感,毕竟每位读者在都希望在书中听到关于自己同胞的故事,无论这故事是用于佐证观点的正确性还是仅仅当做反面教材。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显然并不适用于我),《人类简史》作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界佳作,适合于每个想要了解人类群体过去的人去细细品读,去切身感受人类从东非迈向全世界这一步步虽然充满坎坷却刚毅坚定的步伐。历史虽然在每个分叉路口之前都充满了选择的偶然,但是每个看似偶然选择的背后实则又有其必然,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跳出历史本身来读史,从中理性地认识过去,从容地展望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荐读《人类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bt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