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讲的是君子的自省和自己对自己的考察。这句其实就是互文。意思是君子,一直在判断他们的言行中是否有令人羞耻的东西和过失。
君子所想所做,意图找到一条治国之道。可惜,这种治国之道从来都不会,有具体的文献记载,该怎么做。
所以君子们,就会不断的通过试错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认知。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能够不断的改正实践中的错误,让自己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成为一国之君的目标,不断前行。
所以君子们会每天自省自己的言行,看看他们所说的话里面,有没有自己引以为耻的东西,有没有什么过失。有的话就做相应的改正,让自己最终远离,让自己感到羞耻的言语,以及错误的言语。使自己能够做到说出的话,就是自己所坚信的东西,而不是那种为了讨好别人而说的话。
同理,君子也会每天发现自己行动上的令人羞耻的东西和过失。君子的行动,是改变现实环境的力量,是自己通过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的源泉。君子的行动对于君子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错误的实践就会给他们带来错误的知识,最终导致自己错误的认知。所以君子行动的时候,也就是实践的时候,特别的小心,因为一旦实践错了再去改,花费的精力就比一次做对要大,而且还有可能造成自己的损失。不断的看自己的行动中有没有让自己羞耻的东西,并且有没有相应的过失,就成为君子的实践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所以,一旦规范了自己的言行,君子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如鱼得水,十分轻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