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善读「论语」
善读「论语」14.27:君子耻言过其行,但凭义无愧于心

善读「论语」14.27:君子耻言过其行,但凭义无愧于心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20-02-26 10:01 被阅读0次

    「宪问篇第十四」27

    【原文】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耻于言过其实”。

    【注释】

    “君子”,此处指有德者。

    “过”,超过。引申为夸大。

    “行”,指所行、所作、所为。

    【评析】

    根据“其言”与“其行”发生的先后顺序,本章通常有两类解读。第一类是“其行”在先,“其言”在后,意思是说“君子耻于其言夸大其所行”。比如,只做了三、四分,却硬说是做了七、八分,君子就以为可耻;第二类是“其言”在先,“其行”在后,意思是说“君子耻于说得多而做得少”,或者是说“君子耻于说到而没做到”。比如,说了七、八分,却只做到三、四分,君子就以为可耻。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参见《善读「论语」13.20》);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也就是说,只要所言无愧于心,所行尽合于义,即使“说了七、八分,却只做到三、四分”,君子也并不以为可耻。因第二类解读易生歧义,故取前解。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就应当于弘道行仁中做中流砥柱。只要言发乎心,志出乎诚,行尽乎己,虽力有不逮,其志亦可嘉,又何耻之有?因此,真正可耻的,并非口出大言,而是大言不惭,是言过其实,是明明没有中流砥柱之实,却偏偏自诩“中流砥柱”之名。

    程颐的直传弟子尹焞(音“吞”)曾曰:“为国者使士言逊,岂不殆哉”(参见《善读「论语」14.3》)。但有些为政者就是害怕人民发出质疑的声音,其“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此,它们曲解圣人之言,令人民误以为只有缄口不言方合圣人之道;它们假借圣人之口,让人民对其不义之行噤若寒蝉。其用心之叵测,“志于学”者不可不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14.27:君子耻言过其行,但凭义无愧于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ap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