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我们医院组织了个小座谈会,和部分医生代表聊聊家长里短,除却医生的角色,他们还是儿子女儿、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也就是个普通人,这属于他们难得的一次放松聚会。
近几年医学专业的报考有下降趋势,医生都普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学医,因为他们体验到从事医疗行业太难了!
有个医学博士说:学医十年,我仍站在医生的门槛边;再过三年,我才拿到医院的入场券。国家培养一个医生需要十年以上!时间之久、学习的枯燥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选择这条路便意味着忍受长长的寂寞孤独。工作之后的日夜颠倒,加班加点又是一个生活常态,经常的疲劳感伴随着这个群体!
但这些远不是他们离开这个岗位或者退出这个行业的理由,热爱的心能战胜一切困难!但是,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医闹事件着实伤了医护人员的心。
网上曾有人热议:医生以后上班是否也要左手拿矛,右手拿盾。
一笑而过之后,心里却是有些心酸,什么时候治病救人的服务召来了伤害自己的公敌?这些武器不是应该用在战场上,用在侵犯我们共同利益的侵略者身上的吗?
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头上被砍了三刀,左胳膊、右胳膊前臂、左手的掌中以及背后都有多处骨折,还有神经、肌肉、血管的断裂。经过两个多月的积极救治,陶勇的精神状态、各方面机能都有较大恢复。
他说:“鬼门关里走了一遭,老天爷给我留了一条命,可能就是为了让我有给大家继续服务的机会。”他说仍想回到临床工作。眼科手术是个精细活,重回岗位的他,再也不能回到以前的工作状态,他说:“手太疼了,太难受了。”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个遗憾。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众多。从宏观层面:国家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很多优势资源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在一天接诊100多名患者的情况下,服务质量下降是导致医患矛盾的因素;
国家医保政策在病种费用等有限额,病人住不起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导致病人心生不满将情绪投射到直接为其服务的医护人员身上;
社会媒体的舆论导向带有片面性,比如生活帮产妇肚里有纱布的报到,当人们看到一个伤医事件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处分医生,赔偿患者,后面便会有第二例、第三例伤医事件发生,因为最终获利的是患者,这促使了在这种大环境中人们的负性从众行为。
从微观层面:医患之间缺少沟通,患者到医院后,由于医疗知识背景不同,明显会觉得自己低于医生,有的医生语气听起来会有命令的感觉,导致病人压抑不满,当治疗效果与预期差别太多的时候,诸多的愤怒不满会通过指责性言语或者破坏性行为表现出来;
患者对治疗抱有太高的期望,完全把治疗当成了付费就必须提供保证效果的服务,忽略了医疗技术的不确定性,在疾病面前,人类真的不是万能啊!
由于工作量大,医生花很多的时间用来写病历等文字书写工作,没有时间与病人进行更多交流,这也是造成关系紧张的因素。
美国医生特鲁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去治愈”是医生的基本职责。“有时,去治愈”强调了无论医疗技术多么先进,人们花费多少金钱,医生不可能治愈每一个病人。因此“治愈”是“有时”的,而不是无限的。尽管如此,治愈仍是医生的最高追求。
“去帮助”是医生的本质作用。从古至今,一切医学技术都是为了解除患者的病痛,给予其帮助,医生的本质作用只是帮助而已。同时,医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当以乐于助人为处世之道,在技术之外,更多地要用温情去帮助病人。
“去安慰”是医生的人性力量。安慰看似普通,但是对于病人的治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大多数病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都会陷入绝望,甚至会拒绝继续接受治疗。这个时候医生无论安排手术、采用化疗,能治愈的几率都很小。但是在这个期间,医生如果能鼓励和安慰病人,在心理上减轻病人的负担和障碍,使其积极配合接受后期的治疗,也许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即便荆棘满布,我的医疗战线的同仁们仍在无畏的坚守,相信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会出台更好地政策,为医者,为患者。
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