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六四年,农村工作组驻村,开展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那时,集体食堂早已解散,工作组吃饭问题就由各家各户派饭解决。每天各家一轮。工作组到各户吃饭要交粮票一斤,钱两角。每户都把自家舍不得吃的好饭菜准备好招待客人。
那年月,国家职工工资也很少,但衣、食、住、行便宜。苹果可以买一个,葡萄可以买一串,西瓜可以买一牙儿。夏天来临,街上便出现用苇席搭成的棚子售卖西瓜。瓜棚地上也要铺上苇席。买了瓜不能回家吃,要站在席子上吃。边吃边将瓜籽吐在席子上。这样,卖瓜不仅仅是卖瓜,主要是要瓜的瓜籽。因那时的瓜籽很大,适合炒着吃。
小学三年级便学织衣袜。开始学织袜子,没钱买钎子,便将废旧自行车车条两头儿磨光,当钎子用。不会织,线细并绕紧线套滑不动,手指被扎成一个个小洞,不甘心,还要织。
织袜子织到脚后跟儿犯了难。怎么将直桶形变成弯形呢?不会,又好面子,不想请教别人。每天左思右想,琢磨不透。夜里做梦,想着若先减针织成片,再挑起加针织,不就折过来织成袜跟儿?于是,白天赶紧按梦中织法去织,没想到竞做梦成真,成功地织出了袜根儿!
给小妹织毛背心,不会织领囗和腋下松紧边儿,织出的毛背心直打卷儿。每次见小妹那张穿没边儿毛背心儿的照片,都笑出了眼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