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知识总量增长相对缓慢,有人将学习的过程理解为往大脑里输入信息的过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总量呈指数增长。只要你愿意,往大脑里输入内容简直跟吃一个包子那么简单。
伴随着输入效率的迅速提升,人们的学习效率却没有如想象那般得到长足的改善。
后来有人提出学习应该是处理信息的过程,步骤是[输入]-[处理]-[输出]。
所以无论是听音频,上网课,阅读文章,还是刷专栏,本质上都是输入内容。沉迷于刷知识量的我们,就像只仓鼠一样把大脑硬生生塞成仓库。
为什么愿意输入而不愿意输出呢?
因为输入比输出更简单啊,消费内容比生产内容更爽啊,可惜越是简单的事越没什么学习效果。
经历过义务教育的我们都知道,学生时代越是愿意给人讲题的学霸只会越讲越好。一个知识点有没有掌握,关键看他能不能,讲的出来说的明白。
如果只是一味地往脑子里塞东西,不加以归纳和总结,不能联结成一个紧密的知识网络,那么就算把海量的知识塞进脑子里,真到用时,还是会一脸懵逼。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用[输出]如倒逼[处理],因为只有[输出]的时候,大脑才会尽可能地集中资源处理接受到的信息,使之从[粗浅认识]到[深度理解],越是绞尽脑汁的处理,大脑的印象就越深刻,学习效果就越好。
那你知道学生学习和职场中间的学的习有什么区别么
讲完信息爆炸时代下的学习过程。我们说说学生时代的学习和职场中间的学习有什么不同。
学生时代,是孩子们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阶段,很多关于世界的底层认知都构建于这个时间。
为了孩子快速成长,这个阶段以学习系统的间接经验为主。学习的目的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正所谓要观世界,才有世界观嘛。
职场中的学习不同于学生时代的通识学习,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学习。
我们不是焦虑地什么都学一点,也不是随大流,大神学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因为我们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大概率和大神们遇到的问题不一样。
所以挑选难度适中,学了就能用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找资料和投入学习的时间比不能低于5%,也就是说要用十个小时看一本书,你至少应该花30分钟,确定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不能解决你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问题式学习,有两种学习方式,它们各有所长。
第一种,读书听课。它的优势在于知识足够系统化,体系化,缺点是他们的目标往往是搭建知识体系,而不是解决问题。
第二种,亦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跟人学,跟事学。遇到复杂问题,与其花大量时间查找资料,不如直接找这个领域,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去请教。因为他们会从他的知识体系内直接给你最需要的点。
遇到问题,思考下,谁会有这个答案?然后直接去找这个人问。找不到,就找他的痕迹,找他读的人、交的人,效率很高,这叫跟人学。
另一个常常被低估的学习方式,是跟事学。也就是我们说的复盘。
很多人之所以进步慢,是因为他在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
复盘指的是把自己做过的事,重新推演一遍。成功的,抽取方法论、失败的找到新认知。这个速度飞快。
最后我们说说如何学习的时间配比
721法则
这是微软多年培养人才研究得出的:
一份时间学习理论,
两份时间沟通讨论,
七份时间动手实践。
实操,技能类的学习在这方面的需求尤为突出。
因此要彻底转变自己的学生思维,一切以解决问题出发来重构学习的每个环节。成人的学习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学习的效率不再学习本身,而在你解决问题的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