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国书写好了,大武艺急忙拿过来看时,实际上他一个字都读不出来,只好让老道士来读。
“很好,很好”
“我们不用一枪一炮,就用这几个靺鞨古语,就会使大唐知道我们的厉害。哈哈哈,哈哈哈!
那一帮饭桶似的唐朝文武官员,有没有人能识读出来的。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大唐真有人能读出来呢?”有人问大武艺。
“如果他们能读出来,咱们就认输;如果他们读不出来,咱们就是不认输。”大武艺激动地说。好像终于找到一个打开宝藏的钥匙。
很快这封用靺鞨古语书写的国书就传到了李隆基的手里。
展开国书,李隆基像看天书似,一脸懵。
他又把国书转给在场的文武大臣,所有在场的文武大臣,还真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哪怕是其中一个字呢,都没有人认得。
这下李隆基是真急了。
难道我泱泱大唐,人才济济,威风八面,怎么会连几个字都把我们这些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文武大臣给难倒了呢?
不行,再扩大范围,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来辨认。
再在长安城门边,张贴一个告示,把渤海国书里的其中几个字照抄出来,誊写在告示上,说
“有人能认得其中文字的,可以到宫中来,皇帝有赏。”
告示一贴出来,只见告示前方围满了人群,就是不见一人来撕下告示。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一月两个月过去仍然没有人站出来说自己认得告示里的天外来字。
堂堂大唐,号称人才济济,满朝文武大臣,加上民间力量,就没有一个人能认出这靺鞨古语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