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10点,办公室很安静,只有电脑主机的声音。其他员工早已下班回家了,而我和蔡总还在加班。
啪,打火机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蔡总要抽烟了。蔡总猛嘬了一口,然后打开了吃鸡游戏。
之前,我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满肩压力的老板,白天谈客户、应酬,还要给团队成员打气,很是繁忙。但是每到晚上,他孤独到一个人在办公室吃鸡。所有的苦和压力只有自己抗”。
看了一眼蔡总,再想了一下那篇文章。卧槽,简直一模一样。
蔡总玩了一把游戏,然后拿出女儿(不到一岁)的视频,看了一会。笑了一笑,继续干活。女儿的笑,就像是寒冷冬天里的一把火。蔡总有了这把火,好像一切都值得了。
什么是成熟?大概就是知道了什么是责任,并且想尽办法担起责任。
蔡总、我。他93,我95。我们是合伙人关系。有些事有些压力,我们还可以互相说说。不知道很多单打独斗的创业者们,你们是怎么忍受孤独与压力的呢?
前一段时间,白少棋经常会在晚上9点左右给我发微信“赵总,好孤独,怎么办”。我回答他“看看圣经吧”(我们都是信耶稣的)
小白的孤独大概也只有我能懂了吧。
小白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去上班。拖着行李回到家中,从此卧室就是他的办公室。一边做着家教网、一边写文章、一边做着《楚王会》。
在家人眼里,他是不务正业,是不孝子,上这么多年学,到头来变成失业了。在同学眼里,他就是在瞎操淡。
我就更惨了。四年多来,我从来是只报喜不报忧。即使是在最苦逼的时候,我还要装出一副我过的还不错的样子。四年大学,有3年半的时间里,我做的是跟同学不一样的事。
每当深夜,我常常感觉自己跟这个大学格格不入。活像一个社会人。
其实,我非常渴望能过一个正常大学生的生活。上上课、去去图书馆、玩玩游戏,不需要去想任何跟钱有关的问题。可是我选择了一条路,一条不归路。
在孤独的道路上,我怕是越走越远了。14年从江苏徐州到800公里外的浙江温州,18年来到1500公里外的广东潮州。
在温州倒也还好,至少有很多同学,在大学城里大家也都说普通话。
尤其是到了潮州。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叫“身在异乡为异客”。
我真的是听不懂潮汕话。一群人在一起聊天,只有跟我说话的时候才说普通话,他们本地人都是潮汕话。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感觉我是多于的。那种孤独感,不知道你能不能体会?
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注定要孤独。
创业者就像是一匹孤独的狼,充满野心,在追求自我,实现价值的路上不断狂奔,又在夜幕下,独自沉思,承受着一个人的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