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工作了十几年的社会人,重返校园,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的。通过面试和笔试,只是跨过了第一道门槛,接下来两年半的学习,才真正考验个人的心志。
在2018刚开学之初,内心多少是有些忐忑的:
作为本科非营销或管理专业的学员,是否能适应专业教授的进度和节奏?
理论学习和工作实战,怎么互相促进,进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如何兼顾工作,学习,生活的平衡?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是当真正坐到课堂上,台上是才华横溢,讲课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教授;身边是求学孜孜不倦,互帮互助,团结共进的同学,才发现自己最开始很多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安泰MBA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传道授业的教授,都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
经验丰富,风格各异的授课教授,是MBA学习的灯塔与领路人。 十几年没有坐进课堂系统学习了,第一学期的几门课就让人惊艳。 周颖教授的市场营销课,让做为营销从业人员的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本科专业学的不是市场营销,目前所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都是靠的实战积累以及碎片化的阅读和日常学习。在工作当中,时常会有碰到瓶颈,或者跨部门沟通不够有说服力的时刻。但是周老师的讲授,使得我过往的所有经验和知识,有了一条主线,并且能够将本职工作的专业性,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无论是4C+STP+4P理论,还是营销传播的“一致性,艺术性,差异性”,都对日常接触到的庞杂体系有了更清晰和提纲挈领的总结,反过来对工作有更高的知道意义。 周祖成教授的企业伦理课程,使得我们脱离了仅仅立足于眼前事务的思考模式,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全面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职场经理人的伦理素养。并且通过对工作中实际碰到的伦理问题的思考,厘清了接下来碰到类似问题的最优解决途径和决策角度。 通过许永国教授的管理经济学课程,从未系统接触过经济学理论的我,也能从日常的经济现象当中,找到运行和发展规律,不仅从宏观层面,也从微观层面,去思考和决策。 六位老师,讲课风格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都能把看似晦涩艰深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张弛有度,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同时又干货满满,为我们点亮了MBA学习的希望之光,将大家领入工商管理这样一个美妙的领域。
授课形式上理论与案例的完美结合,来自不同行业团队成员共同奋战的实战项目,助力学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工作经验战略性,系统性的升华。 除了各类模型定义的讲解和说明,可爱的安泰教授们,也并不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反而会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和相关书目的推荐阅读,让我们对相关知识有非常深入而深刻的理解,并且并未脱离实际,反而着重于帮助大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做为文科学生,我个人对财务数字是有些恐惧心理的。往往一堆报表摆在眼前,只能看到最终的数字和结论,没有办法从中读解出趋势。但刘涛教授把这样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讲得生动活泼,使我对财报的解读,有了深厚的兴趣,并且了解到如何通过一堆的数字,来比较不同公司的潜在实力和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销售额等简单的数字层面。 许教授的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原本第一节课如听天书,但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我也能知道借助模型工具,为决策提供更精确而量化的参照数据,将庞杂的数字,汇总成一个可解读的趋势分析。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感性决策,提供了理性分析方向。 教授的商务英语,并未停留在英语语言这样一个基础层面,反而是将跨文化沟通,汇报技巧,听众心理分析,进行了高度整合,提高了个人在综合沟通能力上的全面素质。 而我们的老师们,通过对不同学习小组的强势组合,激励每位学员上台做案例及作业展示,充分展示每位学员特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交大的学习强度真的很大,小组作业也很多,大家常常讨论准备到深夜,但却痛并快乐着。做为98班的一员,我很自豪的是,大家不仅在期末考试中尽心尽力,也拿出了十分的认真,对待平常的小组作业,常常将小作业,做出了大作业的水平。这与很多其他的MBA课程,学员们只是冲着去混个文凭的学习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都是因为交大给了我们足够大的平台,给了我们十分出彩的教授,以及特别优秀的同学。
短短的第一学期,却是我个人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