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惯很多事情,但是我又无力去改变。
自从上研究生以来,我感受到了很多不公平。
首先是导师的不公平。也许是因为我进师门面试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差,老师从一开始就不怎么看好我。研一开学的时候,他对一些同学的喜爱表现得特别明显,常会给予她们额外的关注和问候。而我是属于被边缘化、被忽略的人,鼓励的话在我这里没有出现,关心的话也没有。也许是我心思太细腻,也许是我太渴望被认可,也许是和本科对比落差太大,也许是自己能力真的不行,也许是自己不自信···导师的做法一直让我耿耿于怀。
其次是同学的不公平。一进入研究生,感觉大家就开始把人分三六九等。大家都喜欢和看起来很厉害的人交朋友,分小组的时候抢着要,弄得场面很尴尬。看起来不厉害的人,大家分小组时都怕你拖后腿不干事。现在这种不平衡感慢慢淡了,因为有些人不行就是不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合作过才知道对方的脾性。其实在小组合作方面我自己也没有做好,一是没能在讨论时一针见血地提出重点,二是写的东西也没有特别尽心尽力地写,这些都要尽力改善。
最后就是教育的不公平。当看到周围的同学展示才艺时,没有特长的我感到很自卑。也许是地域的原因,在东部长大的孩子,即便再怎么说自己穷,用的东西还是不便宜的。再加上家里重视教育,她们兴趣特长和眼界都会优于普通孩子。而西部贫穷一点的孩子,小时候就是放养,补习班都不上,更别说兴趣班了。来到重庆我才慢慢体会到这教育的不公平。但是这是以个人能力没办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
这三点不公平是我这两个月来最大的感受,说不公平,其实都只是自己的内心感受。你怎么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当遇到不公平时,首先应该审视的是自己。
老师喜欢机灵的学生,而自己并不主动和老师聊天,也不问老师问题,不够积极主动、不够勤奋、不够聪明,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每个学生,因此要靠自己争取机会去老师的关注。
正所谓“见贤思齐”,大家都愿意和优秀的人做朋友。反思一下自己,初来乍到,没有任何才艺和知识的展现,你凭什么能博得别人的另眼相看?说到底还是自己能力不足,心却大过天。
教育既与地区相关,也与家庭相关,更与自己相关。总体而言,东部教育是比西部发达,东部家庭相对西部也会富裕一些,家庭教育的观念也会有所不同。出身农村的自己,没办法要求小学学历的父母为自己的兴趣培养支付多少钱,这是也不能怪父母。最该怪的人是自己,因为从小你就没发现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你也没有努力去挖掘,你也没有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说到兴趣,什么时候培养起来都不晚,关键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如果要想有特长,就要自己努力挖掘、挣钱然后去学。其实不止是特长的区别,还有眼界、能力上的区别。
兜来兜去,这一切的不公平都是有原因的,其中出在自己身上的问题最大,有时候明知道有问题,但是还不愿意做出行动去改变,所以导致自己一直在埋怨在自卑。改变这种现象的关键人物在自己啊!
既然看不惯,那就改变自己,要么继续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要么奋起直追,让境况变得公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