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我开始慢慢变老,总是想起一些往昔的事情。就在前年高寿105岁的太婆仙逝,我也慢慢想起关于她的记忆。
我的太婆是1911年出生的,也就是大概在清朝灭亡,民国建立之际。想想她的一生经过民国建立,十年内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以及21世纪的新时代,我就觉得很不简单了,毕竟这些我只能从课本史书中得来。在旧中国时期,女性一般都很早出嫁,我太婆也不例外,十三四岁就嫁给我太公了,并生下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是,没多久我太公就离世了,也没什么资产留下,就一间破茅屋。
可是生活还是得继续,路还是要继续走。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太婆,就这样一把泪一把血拉扯大两个孩子(小孩大概是亲戚看着)。我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时候,太婆就偷渡到了香港做劳工,每个月寄钱回大陆给两个孩子。后来她拿到了香港居民身份证,就把女儿也申请过去,但儿子(就是我爷爷)不愿意到香港,要留在大陆。
说到我对太婆的印象,其实记忆不多。她头发早已斑白,但总是齐齐整整,微躬的背,小小的身躯也从未让我感到她气势的半分减弱。小时候,太婆每年都会回大陆住上一阵子,她每次回来都带很多东西回来,药品,牙膏,饼干等等一小车子。当时九十多岁的她经常自己搭车,自己拄着拐杖去喝早茶,而且她自己的碗,自己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是一个独立又强大的小老婆婆。平时,她就是看电视,不看电视的时候坐在院子里也能坐上一个下午。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能看见她做在院子里发呆,我一经过她就会喊我名字,虽然她每次都喊错,大概是老了发不出那个音吧,除此之外我也找不到别的解释,我也习惯她每次这样叫我并且回应她。
自从上了高中回家的时间也渐短,当时的太婆已经不太灵光了,整天躺在床上。接到她去世的消息时,我也连夜从学校赶回家。那时听起香港的姑妈说了一件关于太婆的事:姑妈一家平时都很想去看望太婆,可是他们家也生活不易,跨区的车费也不便宜,所以太婆每次都会自己一个人乘车跨区看他们,想着自己有老人优惠还可以减轻姑妈家的负担。想起太婆卧床的那段时间,妈妈知道太婆爱干净而且为了让太婆舒服些,每天都会给她擦身,定时换成人尿片。太婆每次都会跟我妈妈说谢谢,还老是说自己老不死,连累年轻一辈。我妈在她火化那天难过得哭了,并教导我要好好孝敬爷爷奶奶。
这么一个独立坚强,体贴善良的小老太婆,实在让人佩服心疼。年纪轻轻就是一个人肩负着养育两个小孩的重担,老了还时常挂念大陆的儿子,一个人拖着一小车的东西回来看望。体贴孙辈,自己一人乘车跨区看望他们。从不愿麻烦任何人,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解决。
回望我家的小老太婆的一生,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只是我所知不多,但凭我所知,我已无比敬佩这个女人。尽管这个独立坚强又善良无比小老太婆虽已离去,但我又觉得她从未离去,因为她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看清生活现实又直面现实并且对生活抱有善意的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