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3199/de53fd8a12f55440.jpg)
人都是有脾气的。
孩子不听话, 想骂人;
伴侣违抗自己的意志, 想骂人;
老板太过分, 想骂人;
更多的是,自己不中用, 想骂人;
甚至天下雨了, 也想骂人,什么鬼天气。
有人说, 如果愤怒是一种能源, 把愤怒换为电能, 地球将是不夜城。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贴切。
我们一般怎么对待愤怒呢?
先是压抑, 然后发泄。
很多人认为生气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害怕生气会让他人不舒服, 担心破坏氛围, 会伤害与他人的关系,所以都极尽可能去逃避这种情绪。那些将“忍”这个字作为座右铭的人,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我要忍住,不要生气。
但是, 愤怒真的可以压抑的住吗?你在工作中受了委屈,为了保住工作,你会压抑自己愤怒,但是回家后,忍不住拿亲人出气,这是你的愤怒在找出口。
有时, 因为一件极小的不顺心,比如他人没有回应你的谢谢,或者没有跟你打招呼, 你突然暴怒,这是因为你压抑的愤怒太多了, 愤怒在爆发。甚至有的人很容易发脾气, 一件普通的事也能勾起他的愤怒。更为严重的还有摔东西, 打人等,这种暴力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还有一种后果是我们很少意识到的,压抑的愤怒会储存在身体里,最终导致疾病,据说女性乳腺癌就是和愤怒的情绪紧密相关。
愤怒的积极意义
愤怒除了有破坏的意义,它更具有亲密的意义。
这是因为愤怒会打开一个连接内在自我的窗口。我们生气了,是内在的我在发出信号:我的某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内在的我受伤了。就像身体出毛病, 身体会出现疼痛一样,这个疼痛就是在提醒我们该去疗愈、关怀自己的时候。同时,愤怒也有助于建立和他人关系的桥梁,让彼此敞开心扉, 拉近彼此的距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3199/13557d83fc4977fd.jpg)
怎么去打开这扇窗户呢?
一是了解自己的愤怒,二是表达自己的愤怒。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次和一个年纪大的男学生上课的时候,同事跟我说,你要和学生坐两边,不要坐一排,要用屏幕看, 不要用电脑屏幕看。
听到这些,我突然生气了。但是习惯了压抑情绪的我, 当时选择沉默, 可是脸早已经拉跨下来了,下完课,我没和同事打招呼,就气呼呼地走了。回家的一路上,我心里不停指责这位同事:他MD管的太多了, 他以为他是谁, 有什么资格管我......这个愤怒一直到晚上也没褪去。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生气了, 于是从对对方的指责中抽身回来, 决定观察一下自己的情绪。我闭上眼睛,问自己,我为什么会生气呢?我希望对方对我做什么呢?内心的一个声音说你希望对方尊重你的做事规则。
为什么有自己的做事规则呢?后来探索到原来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指责我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经常对我指手画脚。讨好父母的我,不敢反抗,但是内在积累特别多的生气。所以,我把希望父母能尊重我的选择,而不是处处限制我的期望投射到这位同事身上。看到这些, 我的心放松了下来。
学过心理学的我知道,解决的办法是表达出来。于是,我把这些情绪用自由书写的方式写出来,发现自己的生气褪去了一些。同时, 我也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面对。于是,终于在确定能够稳定自己后,我主动找同事聊聊这件事。
我用心平气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愤怒的原因,对方明白我的情绪后也表达了他的想法, 原来他看到那个学生是个年纪大的男生,觉得应该和女老师保持一些距离,所以才那样说。没想到这一切竟然只是我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看到这些我不禁感叹:幸亏我去表达了,否则我就要沉浸在自己的愤怒里,伤害自己,也误会了他人的好意。
总结
愤怒,不是消极的情绪,所以我们不应该否定它、压抑它, 而是要学着接纳它、观察它、了解它,因为它是通往与我们内在连接的窗口,是了解自我的一个契机。正如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在内心接纳自己的愤怒,不仅是对自己的关爱,也是对众生的关爱。因为这样做得越多,愤怒不会变异成攻击、敌意和仇恨,而是会转化成慈悲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