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死亡恐惧
Irvin D. Yalom 张亚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心理学家罗洛 梅曾风趣地说,在没什么可焦虑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焦虑点什么。换句话说,没有确定对象的焦虑会立即寻找明确的目标。 24
无论观念本身多么有用,假如没有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它们也会毫无用武之地。 29
重要决定背后常常有其深刻的根源。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而每一次放弃都使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短暂。 58
有人把心理治疗比作循环:同样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发作,每次都会引发个人极大的改变。74
好比有一朵花,它只在唯一的一个黑夜里开放,但我们却不会觉得这种昙花一现因此就减少了它的姿色。91
尼采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爱你的命运” (amor fati)。换句话说,也就是 创造你所热爱的人生。 99
存在的孤独意味着死亡不仅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丧失,而且包括你个人丰富、神奇、详尽、独一无二的心理世界的丧失。 119
纯然“在场”是你能给予任何面临死亡的人最好的礼物。 127
治疗师培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该是帮助治疗师更乐意也更自然地通过自身的真诚来增强人际联结。...一般来说,人际联结是通过双方持续自我揭示的互动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128
(中世纪道德据《每个人》)你无法从这个世界上带有你所获得的任何东西,你只能带走你给予别人的东西。...即善行和美德对他人的影响可以超越你的自身的存在,也正因如此,通过善行和美德你可以减轻死亡旅程尽头的孤独和痛苦。 131
苏格拉底认为,最好的老师--允许我补充一句,还有最好的朋友--能够通过提问帮助一个学生发现他/她自己的智慧。 134
治疗的关键不是主动提供答案,而是找到一种方法帮助你的朋友或身边亲近的人发现他们自己的答案。 136
一旦与别人分享孤独,孤独也就不存在了。 141
观察者本身会影响观察结果。 146
宗教信仰安抚了许多人的死亡恐惧。但是对我来说,那就像绕着死亡白跑了一圈---死亡被否认了,死亡不是最终结局,死而不死。 181
特伦斯是公元两世纪时的罗马剧作家,曾说过 “我是个人,别人和我没什么不一样。”...无论一个病人的体验是多么残忍、野蛮、受禁忌,或是令人觉得陌生,如果你愿意进入自己内心黑暗的那部分,你一定可以在自己心里找到类似之处。210
治疗情境是社会情境的缩影。215
作为一名治疗师,你最有价值的工具是自己对于病人的反应。223
“我自认为过着充实而充满活力的人生,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帮助他人之中,就像在这里帮助你也是我人生的意义所在,这让我过得很满意,可以说,我从现世获得人生意义,我的人生意义来自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的人生意义,我觉得痴迷于来世会让今生过得不充分,没有全然投入其中。” 241
海德格尔的观念,即当一个人被日常琐事缠身时,也就不会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更不会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了。 252
每个人都必然要面对生命的欢娱和宿命的绝望。 26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