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的四个步骤是围绕约哈里窗应用的。
约哈里窗包含四个部分。这四个区域是 随时变动的。
公开:我知道关于我的事情,他人知道关于我的事情。
盲点:我不知道关于我的事情,但他人知道关于我的事情 。
隐私:我知道关于我的事情,但他人不知道关于我的事情。
潜能:他人不知道关于我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关于我的事情。
教练如何开发一个人的潜能,简单来说就两步:
1.披露隐私
2.回应盲点
人不改变有两个原因:
内耗太重(动力的问题),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在哪(发力点的问题)
我们在这里关于“隐私”的定义。是基于来访者来定义的,是很主观的。
他认为非常隐私,不想被人知道的事情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当然也有可能是社会道德所批判的事情。
无论如何,那是他不想让别人知道的。
这件事情被人知道了,他会觉得十分的羞耻,不安,无力,悔恨。
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人会接纳这么糟糕的自己,所以要把这部分隐藏起来。
他一边要去经营外在的目标,一边要防御防止他人发现自己的秘密。
一面想向外努力,一面又隐藏自己的人,是不会全力以赴的,因为他的能量是纠结的。
所以我们透过聆听,除了建立亲和之外,还要让对方讲出自己的隐私。释放这种纠结的能量。
这个过程很多人都比喻成“心灵手术”,主动把自己血淋淋的一面剖开是非常痛苦的,不亚于真正肉体上的痛苦。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练的状态就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教练也就是给心灵做手术的医生。
医学手术是否成功,是关于“无菌技术”的。
心灵手术的无菌。就是教练要做好准备,无论来访者说出什么样的秘密。
一定要保持中立和接纳,不然对方就有可能会感染。
这个接纳不只是语言上的,还有调整自己内心真正的去接纳他。
这个调整基于教练的信念:“人的行为背后都有正向意图”。
也就是任何看起来有破坏力的,不良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积极的意图。
所以我说教练的信念和心态甚至比技术更重要。
你能接纳多少人,就能愈疗多少人。
当你接纳来访者时,哪怕你什么也不说,对方也能感觉到。
当你内在不接纳对方时,就算你说的话再包容,在对方体验到的也是一种“客套”。
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就会印证他自己的信念:“的确,没有人能真正的接纳这个糟糕的我”。
如果我们强化了来访者的这个信念,那这次披露隐私就不是治疗,而是“审判”。对方体验到的就是很受伤。
不仅失去了披露隐私的意义,还有可能加重他把秘密隐藏到更深更黑暗的地方。
除了接纳还要对对方的隐私保密。
这个秘密,无论是大是小,只要是对方定义为“秘密。”你就要把它带入到坟墓当中。
不仅不要和别人提起,你与来访者换了一个时间或者空间都要小心的提及。
在其它场合或者角色之下(如果有双重身份时,比如你的被教练对象是你的朋友)也不要拿出来举例子,或者挂在嘴边。
当然也有保密例外。这个秘密触犯到法律,或者涉及到他想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时,一定要采取措施。
关于纰漏隐私还有几点要注意
1.一个人说出自己的隐私需要巨大的勇气,其实他自己会被秘密压的很痛苦,他也想说出来,但会出于恐惧产生退缩。
要鼓励他,给他空间和时间,这个阶段有时候会伴随着长久的沉默,清理他的担忧,如果他害怕泄密要强调保密原则。
2.因为约哈里窗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你每天喝水的杯子不可能只清洗一次。随着用要随时洗。教练自己也要经常用约哈里窗,自己有体验才知道如何给对方用。
3.这里的纰漏隐私,是要在专业的环境下进行的,咨询师是接纳自己的。而不是说:“为了我的心理健康,我要把我的秘密告诉全世界”。因为普通人的接纳力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他很容易去评判你。或者把你的秘密讲出去。利益相关者可能还会利用你的秘密做一些事儿。而且有些秘密过于沉重,会让身边的人感觉到无力承受。
刚才说了,披露隐私带来的作用。
他因为被接纳了,秘密就被卸下 ,内耗会消失,改变的动力就充盈了。我们解决了动力不足的问题。
(其实基督徒的祷告就是一个清理秘密的过程。)
动力足够了,我们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呢?
人无反馈,就无成长。
他的盲点如果没有得到反馈,那么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去调整自己。
所谓的盲点,也就是他头脑中错误的信念。
事实:大树,花,男人,女人,朋友。他的眼睛是黑色的。等。。。这些没有争议的东西是事实
所谓信念,是人主观相信的一种想法,并不是事实。
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看法的不同就源于他们的信念不同。
比如:
“世界是有爱的”
“我是被喜欢的”
“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女人都拜金”
“这个世界没有信任可言”。
“有钱人就变坏了”。等等
每个人头脑里面都有成千上百万个信念。
这些信念构成了他头脑中的“真实”世界,这个“真实”是打引号的,因为只有当事人认为这个想法是真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管这个人是否属于某个宗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信念和信仰只是强度不同 。信念是可以被调整改变的,但是信仰的强度和深度都很高,甚至重要程度超越生命,是不变的。你会发现同样一句话,从不同人的嘴里讲出来,你信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信念强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很多商业的案例,就会发现,人真正交锋时,比的是信念的强大。谁的信念更强,谁就能影响别人。)
信念没有好坏对错,只有对当事人和周围的人是否有益。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如果不符合主流价值观,这个信念再对他有益处,最终也是痛苦,因为他无法被社会文化所接纳)。
在这里强调“没有对错”是为了防止咨询师或者教练有“纠正”来访者的心态。
那样就违背了:“人是OK”的,这个信念。当对方有被“纠错”的感觉时,就很容易产生抗阻。
但我们可以管那些无益处的信念叫做“错误的信念。”
就像电脑里的程序本身并无对错,但我们把破坏电脑程序的“程序”叫病毒。
我们要通过四个步骤:聆听,区分,发问,回应。
减少他的错误信念,增加他的正确的信念,基于正确的信念他才会有正确的行动。
圣经里有一句话说 :“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 果效由心而发”。
还有一句话:“留意你的想法,因为你的想法会产生行动,行动会累积成习惯,习惯会影响命运”。
其实说的都是要从信念上下功夫,因为行为方向是由信念掌控的。
比如有人从小父母就因为钱吵架。那么他就种下了这样的信念:“钱会破坏关系”
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想找,你就能找到支持你信念的案例。于是你在经历当中就会聚焦于收集那些“钱会破坏关系”的证据。
对于钱带来的正面作用你是感受不到的(可以用焦点调整的方式,让他多收集生活中的金钱建设关系的案例,让他的信念动摇)。
今天先到这里,关于区分和回应的部分明天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