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地图和指南针

地图和指南针

作者: 布织的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0-02 22:18 被阅读0次

    今天补听了《得到》APP周三晚上的启发俱乐部,有以下感受:

    1、不平凡的人是因为他用平凡的动作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比如罗胖,说他上大学期间利用暑假,把《论语》手抄了三遍。

    试问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一般人,可曾通读一遍《论语》?更别说抄了。要不是中学课本中节选了部分内容,估计到死也不会去读《论语》吧?既使现在从事教师的职业,也没有把这个教师的祖师爷的作品和言行从头温习一遍吧?

    还记得我年轻时,仗着记忆力不错,背了不少古文,后来可能出于虚荣心,对古文还是有点兴趣的。有一次,给一位同事还写过一篇半文半白的信。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后来,慢慢地为了生计,生活节奏加快,再也不看文言文的东西了,于是现在看见也大多看不懂了,就更没兴趣看了。

    手边放了一本《史记》,想每晚睡前翻一翻,但看见文言部分却是实在看不进去,直接跳到译文了。后来,译文也不想看了,直接弃置一边了。罗振宇开创的这个知识服务的公司,真的是,无论是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是填补了一个居大的空白。

    大多数人其实是喜欢学习的,只是那些需要的知识散落在社会的角落里,专家的头脑里,没有人去收集和整理,而罗胖做了这件事。真的功莫大矣。

    2、孔子一生的大挑战,原来不是“克己复礼”,而是突破阶层天花板。

    孔子的父亲是贵族,而母亲是贱民。母亲并不是父亲的妻子,父母是“野合”生下的孔子。所以跟着母亲生活的孔子自小受尽生活的苦。他一生的最大挑战就是怎么能从贱民阶层上升到贵族阶层。所以他是利用各种机会,不惜一切代价寻找那个向上的阶梯。他有时想投靠对手,有时还动念投靠他看不起的人,只为了能有一个官当一当。

    这样一个说不上有什么原则的人,怎么就成了后世口中的圣人呢?因为——

    3、他心中有一根指南针,而不是地图。

    罗胖在本次的启发俱乐部中最核心的一句话可能就是这句了:

    “理想主义,不是一张地图,而是一根指南针”。

    这句话简直振聋发聩。

    我们往往把指南针和地图混为一谈。至少我自己是这样。

    地图不是既能指引路线又能指引方向吗?指南针不是只能指引方向吗?地图不是比指南针更详细,更有现实意义吗?

    经过罗胖这一翻讲解,我终于知道,那是因为我们拿着地图的时候是没迷路,如果在森林里,在荒漠上,显然,地图就失去了作用。而身处生活中的我们,往往是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的,这时候,指南针就有用得多。

    地图在你知道你身处何方时,指给你一条确定的路线,如果你走错了,那就可能离目标越来越远。

    而指南针,只要你知道你的目标在哪个方向,你会穷尽可能,只朝着你的方向走,哪怕中间要绕过一座山,哪怕要暂时向后退,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近的。

    他举了一个罗永浩的例子。

    罗永浩,为了还债,什么钱都挣,游戏代言、直播带货、参加综艺节目,脱口秀节目当嘉宾.....一个多么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而我们一般认为的理想主义者是什么样子呢?董存瑞、黄继光那样的。他们的高光时刻成就了他英雄的传奇。但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却是像孔子这样的,没有任何高光时刻,总是在找官当,经常委曲求全。但是,他时时刻刻没忘记他的理想:要推广他的那套儒家学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罗胖引用了王立铭的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归是属于身体好的人的。

    那些拿着地图的理想主义者,往往早早就离开了世界,而拿着指南针的理想主义者,却看见了危险就要躲避,没有敌人,只有对手,完全没有地图上的路线对他们的束缚,所以他们活得更长。

    唉,还说什么呢。在人均寿命不到三十岁的年代,孔子活了七十二岁,而孟子也活了八十多岁,儒家学说怎么能不流传最广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地图和指南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si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