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作者: 南陌草青 | 来源:发表于2024-03-15 22:37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周末,我们上的是大课。所谓大课就是一上一个半小时,中间不休息,半天上两大节。

我是下午的课,课开始时先安排背了会儿古诗。然后开始复习古诗,我带着孩子们一首一首过,尽管我已经在努力使这个过程变得有趣,尽可能拉近孩子们与这些古诗的距离。

比如我给孩子们说,我们现在出去旅个游,回来会写篇文章,古人出去转转也会写东西,你看,崔颢登上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黄鹤楼》……

但是串了两首后还是觉得孩子们会疲倦,于是在讲到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我结合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提到了今早听丰子恺的《岁月忽已晚》时的感悟。

书中提到一节绘画课中,华先生老师让三个学生均匀地站在讲台上,每人手中持一本书,问“好看不好看”,大家说好看。

其次,他教两个人共拿一本书,站在讲台的三等分处共看,其余一个人在旁边侧着头借看,问我们:“这么样好看不好看?”大家全体一致回答“很好看”。

最后,他教这三个人各持一本书,分别站在讲台的三只角上,问我们:“这么样好看不好看?”我们全体一致回答:“很不好看。”

然后华先生说,倘描图案画,不妨把同样的三株并列起来,加以装饰风,其形式均齐,对称,而反复,很是好看。

倘描写生画,一齐并列就嫌太呆板,分别放在三只角上又嫌太散漫,必须巧妙地布置,使这三株菜集中于一个中心点,而其间又有主有宾。那么既有变化而不呆板,又有系统而不散漫,看去方觉自然。

我看孩子们都抬起头,听得津津有味。说完这些,我又谈到自己的思维迁移,我早上一边洗漱一边听书,听到这里你猜我想到了什么?两个一起看书,另一个在旁边……马上有学生说《核舟记》,“对,苏黄共阅一手卷,这样的画面就是有主有次,有变化而不呆板。”

进而我又想到,我们写作也是如此。

看来各门类在审美上都是相通的,有详有略,有主有次才能是吸引人的好文章。若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像一盘散沙,必然让人感觉凌乱而无序。

我又想到书画作品和音乐的相通之处,就拿《千里江山图》来说,整个画作就像一首乐曲,开端有序曲,中间有起伏,有高潮,然后再渐渐地归于平静。

而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有主有次,几座山峰中,一定有一座是中心,其他山则众星拱月般围绕。

我们也经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你看,这画和音乐和文章都是可以相通的。

跨学科听一听,也是很受益的。

相关文章

  • 点评不只是为了链接——007践行之旅(13)

    (太累了,回头更新) 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

  •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

  •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杂文随笔》 #杂文#随笔#杂文随笔#原创#原创杂文#原创随笔#原创杂文随笔#黄泓圣杂文#黄泓圣随笔#黄泓圣...

  •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杂文》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随笔》 《黄泓圣原创杂文随笔》 #原创#杂文#杂文随笔#随笔#原创杂文...

  •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杂文》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随笔》 《黄泓圣原创杂文随笔》 #原创#杂文#杂文随笔#随笔#原创杂文...

  • 走近大丰港实验学校

    随笔组汇报 杨忠琴教育随笔让我改变 随笔收获多,只要有行动,就有收获。 沈莲汇报随笔,每天随笔撰写,收获颇深,每的...

  • 谈谈教育随笔(2)

    谈谈教育随笔(2) 什么是教育随笔?顾名思义,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育随笔的特色在于一个“随”字-...

  • 《提升自己》连载17老钟随笔:新生理论

    老钟随笔,随笔,但不随便,却短小精悍!随笔文章,老钟纯原创,分享学习笔记,人生感悟,学员互动等内容为主。随笔文章,...

  • 2020-04-14

    随笔,随笔,随手记录的笔记~~~~ ``````````````````````````````````开门大吉`...

  • 序言

    落花随笔 主要记录的是 工作的随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tn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