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成都慢节奏的生活,让我也慢了下来,所以才有了“看点闲书”的想法。所谓“闲书”,只是相对与工作相关的专业书而言。以前读书太功利了,总是想看了马上就能用,事实证明,读了马上能用的知识,都不经用,很容易过时。所以,读点“闲书”未尝不是好事。
于是,从铁匠写作培训的书单里随意挑了一本来读。没曾想,刚开始读就遇到问题了:这是一本散文集,我根本看不进去。我喜欢现实主义的小说,比如余华、路遥、路内这几位作家的书,而且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类型后,就希望一直读这类书,不愿意走出阅读的舒适区。但《人间草木》却给我带来了许多不同的感受。
读第一篇《花园》几乎用了三个晚上,因为前两次都是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后面不知怎么的,越读越起劲,然后就爱不释手。我想,读书是否也存在“共振”的问题:当读者的振动频率调整到和作者的振动频率相近时,就会产生共鸣,就会爱不释手。所以,阅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心的把自己交给作者。抛开心理包袱,抛开杂念,一字一句的读。因为作者会带着你,让你的振动频率逐渐接近他的振动频率。
如果说第一辑中的草木让读者觉得有些无聊,那读到辑二(四方食事)无聊感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尤其是吃货,一边读一边流口水,多好玩啊。四方食事里最让我感到惊喜不是那些美食如何好吃,而是作者形容食物好吃的方式竟然这么可爱。比如作者写“拔丝羊尾”的好吃程度:“这东西只宜供佛,人不能吃,因为太好吃了”,看到前半句还以为这道菜很神圣很珍贵,但读到后半句,立刻就被作者这个吃货逗乐了,作者太可爱了。
还有一处描形容食物的美味,让我印象深刻:食时如坐在河边问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在作者的心里,新涨的春水的气味一定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换作是我,则会觉得是一阵恶臭。因为我从小生长的环境里,四处都是臭水沟,无法感受新涨春水的美好。由此想到,如果李白没有游历四方山水,是否还能写出这么多千古绝唱。人对美好的感知力,一定与其所处自然环境有关。
聊了吃的,接着就是玩的,第三辑就写到了作者游历过的山水,吃八方游四海,让人好生羡慕。在北京工作期间,我也去过故宫、颐和园、圆明园,但面对这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我似乎并没有什么感触。在我看来,故宫,就是一堆老房子,圆明园就是一堆石头。直到读了这卷书才明白,是我学识太浅,太过粗鄙。同样是山水,同样是人文景观,汪曾祺在游历时却像是在于古今中外的名士进行一场跨世纪跨地域的对话:某某名士,你当初夸大其词了,这石刻没你写的那么宏伟.....一个石刻,宋朝某某诗人如何描述,唐山某名士如何形容,西方学者又给出了怎样的高赞。观赏一个石刻,竟然能有这么多思考,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同时又觉得这样的对话好有趣,跨越时空......作者之所以能与古今名士进行这场历史性的对话,源于他丰富的学识。
由此,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先行万里路还是先读万卷书呢?我得出的结论是:先读万卷书。如果不太凑巧,先行了万里路,再读万卷书,最好还能再行一次万里路,因为在行万里路时,有万卷书和没有万卷书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如同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修正理论。如果时间有限,万里路和万卷书二者不可兼得怎么办?我选择,万卷书。与名士对话,可遇不可求。
其他几辑写了作者的大学生活、师友以及家人,也都很受益。这本书一定要读慢一些,因为错过了哪怕几句话,后面的内容都会让你恨不得把整本书从头到尾再读一遍。
书的末尾作者给出了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指导,忍不住摘录一段让吾等同修:
语言要有暗示性,就是要使读者感受到字面上所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即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语言要能引起人的联想,可以让人想见出许多东西。因此,不要把可以不写的东西都写出来,那样读者就没有想象余地了。
语言的美,不在每一个字,每一句,而在字与字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有一个整体,是内在联系的。
写一个作品最好全篇想好,至少把每一段想好,不要写一句,想一句。那样文气不容易贯通,不会流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