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众对中医、中药的质疑问答(一)

大众对中医、中药的质疑问答(一)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3-05-07 11:19 被阅读0次

问:

“科学中药”合乎科学吗?

中药是否应科学化?

中药是否应现代化呢?

答:

现代医学认为中药粉是“科学”的中药,难道中药的汤剂、丸剂、膏剂就不是科学的中药吗?

今日的“科学中药”(注: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将原来中药汤丸等方药或单味中药,制作成粉状散剂,以便患者冲水服用的中成药制剂)应正名为浓缩中药粉,否则科学两个字应该加上“骗人的”三个字,即骗人的科学中药;为什么呢?

1、中医用药讲的是膏、汤、丸、散(药粉、药剂)具体什么病要用膏?什么病要用汤剂?什么病要用丸?什么病要用散(即药粉——今日的“科学”中药)?其中大有学问,绝非现代粉剂、片剂、针剂所能涵盖的。

2、膏、汤、丸、散所治之病各不相同,对病的疗效各有其长处,乃先贤几千年的累积经验,不能拿膏剂来替代汤剂,亦不能拿散剂这种“科学中药”来替代汤剂,否则疗效会大打折扣,今日的“科学中药”实际是误导了大众使用中医药的科学方向。

3、中医用药处方,讲究的是“君臣佐使”,每一处方中所用药物的份量因人、因病、因时、因各种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今日科学却将病患,不管病情如何而视同一如。

4、规格化,实际上就是一个逼迫医生谋杀部分病患的科学,以迁就卫生主管部门的“科学”,实为今日大众健康的劫数与公敌。

5、 今日大众不了解,只听任人家拿“科学”两字来取其性命,这样的“科学”伤害了多少人的生命、伤害了多少人的健康呢?

科学两字的意义是否被医学歪曲、诬蔑了呢?

要如何才能让大众认清今日真正科学的中医、中药呢?

中药丸、膏、汤剂那一点不是科学呢?

古代名医李东垣认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元·王海藏《汤液本草·东垣用药心法》)

①汤剂:适用于急病、新病和病情复杂的病证治疗。

汤剂经中药饮片加水或酒,经浸泡、煎煮、去渣取汁制作而成。目前临床应用最传统和常用的就是汤剂。汤剂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如洗浴、熏蒸、含漱等。详情可见后面《看中医抓中药,记得问清楚3个关键问题,否则会影响药效》一文。

汤剂的优点: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配伍,及时调整处方,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汤剂的缺点:服用量大,口感需要适应,携带不便。

②丸剂:适用于慢性病和虚弱性病症的治疗。

配料药物研成细末,然后以水或蜜、面糊、米糊、药汁、蜂蜡等拌制成大小不等的丸状制剂。常用的丸剂包括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丸剂的优点:缓释吸收,药效持久,便于服用和携带。

丸剂的缺点:剂量大,起效缓慢。

③散剂:适用于急性病的治疗和脾胃病的调养。

散剂将处方中的药物研成粗末,用水调服,或者煎汤服用。散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根据粉碎程度,内服散剂为细粉或粗末,细粉用开水冲服或直接吞服,粗末可水煎,又被称为煮散;外用散剂为极细粉末。

散剂的优点:制作简便,吸收较快,便于服用和携带。所以适用于急性病。

特别提醒: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如矿物类和动物类的药物,建议装入胶囊吞服。

④膏剂:适用于体质调理和慢性、顽固性、消耗性、心血管病的防治和调养。

膏剂就是将先把配料加水煎熬,滤去渣滓,再加进水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滋。膏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其中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3种,外用膏剂分为软膏和硬膏2种。

膏剂的优点:膏方口感甜润,缓图长效,稳定性好,服用方便,男女老少均适合。。

膏剂的缺点:需要副高以上、擅长膏方的中医专家开具处方,并由经验丰富的药工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复杂,成膏时间较长,难以大规模生产。

⑤丹剂:古代的单机是一种特殊类型,不是前面介绍的药丸。这里不再做过多的介绍了

⑥冲剂:是现代较多采用的一种剂型,适用于各类急慢性疾病的治疗。

冲剂是在汤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中药剂型,既保持了汤剂和糖浆剂的优点,又避免了汤剂和糖浆剂的缺点,改善中药的口感。目前应用十分广泛。

冲剂的优点:冲剂较丸剂、片剂作用迅速,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服用和携带。

冲剂的缺点:价格略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众对中医、中药的质疑问答(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ve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