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十二种病邪的治疗——读《黄帝内经》灵枢 口问第二十八5

十二种病邪的治疗——读《黄帝内经》灵枢 口问第二十八5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5-01 14:35 被阅读0次

十二种病邪的治疗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上面提到的这十二种病邪,都是邪气侵入人的孔窍所致。而邪气能侵入这些部位,都是因正气不足引起的。

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mán。补足外踝下留之。凡是上焦气不足的病症,就会使得脑髓不充,有空虚感,耳鸣,头部支撑无力而低垂,双目晕眩;中焦气不足,会使二便不调,肠中鸣响;下焦气不足,会使两足微弱无力而厥冷,心中窒闷,治疗时应该用留针施补的方法,刺足太阳经位于足外踝后部(昆仑穴)。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肾主为欠,取足少阴;肺主为哕,取手太阴、足少阴;唏者,阴盛阳绝,故补足太阳,泻足少阴;振寒者,补诸阳;噫者,补足太阴、阳明;黄帝说:那么这些疾病又应如何治疗?岐伯回答说:这些病症中,肾气所主的呵欠病,应补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肺气所主的呃逆病,应补手太阴、足少阴经;唏嘘是阴盛阳衰的病症,应补足太阳、泻足少阴;身上发冷的振寒证,应补各条阳经上的穴位;嗳气病,应补足太阴、足阳明经的穴位;

嚏者,补足太阳、眉本;亸duǒ,因其所在,补分肉间;泣出补天柱经侠颈,侠颈者,头中分也;太息,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时作喷嚏的,应补足太阳的攒竹穴;亸,因其所在经脉的不同而各取其经的分肉之间;哭泣而涕泪俱出的,当补位于颈项之后中行两旁的足太阳经的天柱穴;叹气时作的,应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以及足少阳胆经,针刺留针;

涎下补足少阴;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自啮舌,视主病者,则补之。口角流涎,应补足少阴肾经;耳鸣,应补足少阳胆经的客主人穴,以及位于手大指爪甲角部的手太阴肺经的少商穴;自咬其舌的,应根据发病的部位所属经脉而分别使用补法;

目眩头倾,补足外踝下留之;痿厥心悗,刺足大指间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留之。双目昏眩、头垂无力的,用补法针刺外踝足大趾本节之后二寸处,并留针,也可以在足外踝后的昆仑穴留针刺之。

(原文)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mán。补足外踝下留之。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肾主为欠,取足少阴;肺主为哕,取手太阴、足少阴;唏者,阴盛阳绝,故补足太阳,泻足少阴;振寒者,补诸阳;噫者,补足太阴、阳明;嚏者,补足太阳、眉本;亸duǒ,因其所在,补分肉间;泣出补天柱经侠颈,侠颈者,头中分也;太息,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涎下补足少阴;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自啮舌,视主病者,则补之。目眩头倾,补足外踝下留之;痿厥心悗,刺足大指间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留之。

今天学习了十二种病邪的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大肠病、胃病、小肠病、三焦病的治疗方法——读《黄帝内经》灵枢 邪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zhuó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大肠有病的...

  • 《黄帝内经》中“腧、输、俞”的区别:

    读《黄帝内经》,会经常搞混和分不清这三个字的区别,请看下图及说明。 读《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法...

  • 品悟《黄帝内经》——口苦的原因及治疗

    品悟《黄帝内经》——口苦的原因及治疗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口苦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我们先来读几则《黄帝内经...

  • 2018-04-21 南昌游学

    2018年4月21日 星期六 雨 【亲子读经】 雅琪读经:《易经》坤卦第二,《黄帝内经》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

  • 阳症好治,阴症难

    病证是正邪斗争的状态反应,扶正祛邪是治疗的原则。正气足的病证相对容易治疗,正气虚的病证治疗难度大。

  • 解密两髀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 ...

  • 【拍打腹股沟的益处】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髀就是指腹股沟,这句话的意思是,脾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

  • 20190128

    读经时间:102周第1天 共计716天 读经内容:《易经系辞上传》5—章;《黄帝内经·灵枢 第十章2 》;《心经》...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二十七:口问篇

    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岐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问也,此先...

  • 立春当从拍肝开始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春日养生以拍肝为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二种病邪的治疗——读《黄帝内经》灵枢 口问第二十八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vv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