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爱生活爱自己百花洲
大肠病、胃病、小肠病、三焦病的治疗方法——读《黄帝内经》灵枢 邪

大肠病、胃病、小肠病、三焦病的治疗方法——读《黄帝内经》灵枢 邪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1-19 14:27 被阅读0次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zhuó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大肠有病的症状,表现为肠中急痛,肠鸣阵阵,如果冬天再感受寒邪,就会引起泄泻,脐部作痛,而且痛时不能持久站立。由于肠与胃同候,故治疗时可取胃经的巨虚上廉。

胃病者,腹撑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胃病,可出现腹胀满,胃脘当心部疼痛,支撑两胁,胸膈和咽部不通,饮食不下治疗时可以取足三里穴。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小肠有病的症状,表现为小腹作痛,腰脊牵引睾丸痛,时有大小便窘急的感觉,又觉耳前发热或发冷,或肩热甚,手小拇指和无名指之间发热,或脉络虚陷不起这都是小肠病的证候治疗时可取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三焦病的症状,表现为腹部作胀,气满,小腹胀得尤甚,小便不顺畅,甚感窘急,水溢于皮肤而成为水肿,水留于腹部就成为水胀病。

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三焦病的病候也表现在足太阳外侧的大络上,大络在太阳经与少阳经之间。三焦有病,此处脉必出现异常,治疗时应取委阳穴。

(原文)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zhuó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胃病者,腹撑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今天学习了大肠病、胃病、小肠病、三焦病的治疗方法。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肠病、胃病、小肠病、三焦病的治疗方法——读《黄帝内经》灵枢 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er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