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孝庄太后的一生(二十)

孝庄太后的一生(二十)

作者: 流年践行 | 来源:发表于2023-05-13 23:28 被阅读0次

康熙对孝庄的怀念

康熙对祖母的怀念是长久而深刻的。直到离开人世,整整35年,康熙无时无刻不怀念着自己的祖母。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丁亥,康熙在第一次废太子后陷入很沉重的情绪当中。

此时,孝庄已经去世21年了,康熙也早已成为圣明的天子,可是,他在关键时候总还是在梦中与祖母相见,倾听祖母的教诲。

康熙召见科尔沁达尔汉亲王额驸班第,以及领侍卫大臣、都统、护军统领、满大学士、尚书等人,亲口对他们说:“太皇太后在世时,爱朕甚深。

升天以后,朕仍然经常在梦中见到她老人家的身影,并有许多奇异的地方。

如出兵乌兰布通之前,朕梦见太皇太后拦阻道:“你要谨慎行事,不要出兵,即使出兵,恐怕没有什么益处。

近日有太子事,朕又在梦中见到太皇太后。此次,太皇太后与平日不同,她的神色闷闷不乐,只是隔着很远默默地静坐着。”

康熙由此对废太子事重新反思,做出重新部署。由此可见,孝庄对康熙影响之深远。

康熙的至孝不仅为所有的清朝臣民做出很好的表率,而且给来华的外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法国传教士白晋在给法王路易十四的信中写道:“(康熙)皇帝自幼失去双亲,

惟有年迈体衰的太皇太后,生前死后始终为这位皇孙所孝敬。

像康熙那样最出色、最典型的孝道,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正因为惟有太皇太后曾对他有养育之恩,所以皇帝对她在一切方面的体贴、顺从也达到了使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他一旦得悉太皇太后稍有微恙,就要不断向她请安,甚至忧心忡忡,中断了狩猎,以每驿程六十至八十华里的速度回京探望。

不知为什么,至孝的康熙在生前竟没为祖母建造永久的陵园。这为世人带来很大的疑惑,同时也带来诸多猜想。

直到雍正三年十二月,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当了皇帝后,排除杂议,由暂安奉殿扩建成规模宏大布局独特的昭西陵。

奇怪的是,昭西陵建在东陵的风水墙之外,与其他帝后的陵寝分离开来。这也成为一大疑案,引发了人们无穷的争议。

孝庄的魅力是永恒的,永远值得世人解读。

最后简单介绍下孝庄的一生。

1613年,布木布泰生;1688年,孝庄太后死。

与任何人一样,她经历着生老病死。

可是,今天我们要回顾她的一生,乃是因为她的与众不同。

如果没有她,清朝的历史将改写;如果没有她,又岂会有顺治帝、康熙帝?又岂会有赫赫有名的康乾盛世?

当然也不会有日后的慈禧以及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暴政。

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却宁愿始终把自己隐藏在幕后。

以致当我们翻开历史画卷时,她的面孔时隐时现。

她稳稳地立于海面之下,成为大清王朝的砥柱!她让我感到惊诧与神奇。

这个蒙古族女人、满族福晋、满蒙汉三族的统治者,一生经过无数惊涛骇浪,而她,最终以她的智慧与手腕,将大清这艘巨船稳稳地推上正轨……

孝庄对康熙的影响有多大呢?

圣祖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功盖海内,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然而,就是如此优秀的一位帝王君主,若没有她的帮助,是绝对不可能走到这千古一帝的位置上去的。

甚至可以说,若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的康熙皇帝!而这个人,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太后一生历经三朝,辅佐了足足两代帝王,可谓是大清的国母了。

身为康熙的皇祖母,孝庄太后十分关心他的成长,对康熙的培养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

孝庄经常给康熙讲述清太宗皇太极当年创业大清国的故事,激励他将来要秉承祖先英烈之风,成为有抱负、有作为的人物。

孝庄太后一直以帝王的标准严格训练康熙,教育他要“宽裕慈仁,温良恭敬”,甚至连一举一动都要“俨然端坐”,中规中矩。

在这样长期的影响下,形成了康熙刚柔并济的性格。

正因为孝庄太后的辅佐,康熙亲政六十一年间,励精图治,致使国力昌盛,开创了又一个盛世王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庄太后的一生(二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wu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