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妈妈...
随着每一首儿童诗的出炉,我都会要求课程的家长们一起交作业---构思花絮。
什么是构思花絮呢?
没有格式,没有模板,只有忠实地记录。就像一部纪录片,把孩子听课、冒出的想法、构思时想到的N种想法、家长陪伴讨论时的横向联系、孩子创作前后的状态和模样,写实的手法,记录下来就可以。
这样做的好处:
1、孩子的创作前后的状态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让老师一目了然;
2、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是否走偏?是否存在过度引导和过度指导?我会指导家长Go on,还是Stop...
由此,每一个孩子都像在我眼前。我了解他们,我渐渐熟悉他们,我渐渐理解每一个人孩子身上的独特性,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他们写出充满个性的、印上自己痕迹的儿童诗...
之前的课程结束,我都建议家长们整理孩子们的作品,做成诗集,把过程中的图片、讨论、构思花絮一并整理,这将是孩子的一份份重要的资料与财富...
分享几段构思花絮,让大家亲身感受下,即使是一堂微不足道的网络课程,他们,这些二三年级的家长们,都是以怎样的态度来参与的...
花絮一:
From 溪阅读学员家长点评: 闻一妈妈的记录很忠实,原汁原味展示孩子写作前的状态。同时,对自己的状态和反思,也很到位。陪伴,有效陪伴,我想做到这个程度,足矣。
花絮二:
From 溪阅读学员家长点评: 蓝妈的花絮,复原了整个诗歌构思创作的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里,没有“我觉得你应该这样写... ” ,只有陪伴孩子,追溯记忆深处最深刻的印象,帮助孩子回忆那些记忆中的美好。最后的儿童诗作品重要,还是过程更重要?聪明的你,来说说?
花絮三:
From 溪阅读学员家长点评: 同样是回忆,同样是陪伴,这样的讨论过程,才会让孩子记住那些独属于自己的回忆。而这些回忆,才是“这是我的儿童诗”的个性所在,这些回忆,才是后续孩子书面表达中的“独特性”的来源...
花絮四:
From 溪阅读学员家长点评: 四年级的孩子,选择从儿童诗基础课开始,这其实是家长的智慧。上期课程里有几位五年级的孩子,吸收、领悟能力都很好,这也说明高年级的孩子对于儿童诗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输出。期末复习季,紧张的功课,或许会把儿童诗课程当成一个放松。家长对于孩子的状态细心地观察记录,也是有效陪伴中的重要一环。
花絮五:
点评: 欣然妈妈写的花絮,就是一篇长长的记录文章哈... 还细心地为大家找到了“博饼”这种习俗的介绍链接。这样的过程,既是与老师之间的详尽沟通,又是陪伴孩子的一个侧面缩影...
有朋友说,感觉儿童诗一期作品比一期出色。嗯,我也感觉到了一些变化。与课程的日渐成熟有关,也与课程前一个半月的预习安排有关。不过,我想与背后的家长们关系更大。
都希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否是“别人家的妈妈” ? 用心二字,不是说说的,也不是付了一笔钱买了个课程就得到的...
陪伴孩子的姿态,可以是每晚忙于家务,也可以是沉迷于“跳一跳”的排行榜,也可以是刷刷淘宝追追剧;
也可以是陪伴孩子睡前聊天、一起讨论每日见闻;也可以是制定每日运动计划按时完成;也可以是打开一本书吸收书里的营养;也可以是帮助孩子整理资料...
陪伴的姿态决定孩子的走向... 走向辉煌的巅峰,我不敢说大话,但至少是孩子行走的姿态,一定是积极的、内心有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