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做过一回“院长”

我做过一回“院长”

作者: 浙师大蔡伟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17:56 被阅读327次

按:十多年了,我一直想把这件小事写出来,但又怕无意中伤害到什么人,故迟迟疑疑,始终未予动笔。今天看到有网友在骂私利小人,言某人见官笑脸相迎,热情周到,遇百姓便一脸的傲慢而怠慢。我想这其实是人情常态,所谓私利小人其实就是见标签而不见人。其敬者是人之头衔,其鄙者乃因无标签或无好标签。而这一切又决定于“势利者”当下或未来有所回报。心有同感,则一吐为快。相信十年前的往事,当事恐怕早就忘记了。

信不信由你,我真的做过一回“院长”。

那一年我还在人文学院,某高校没有硕士点,便与我校合作,联合搞了几个学科的教育硕士班,他们负责招生管理,我们负责教学。

我到的时候学校派车来接我。而另一学科的张教授已经在那里教了两天,我一到,他便蔡院长长蔡院长短的叫。对方陪同的院长也是恭恭敬敬地叫我“蔡院长”。搞得我面红耳赤、很不自在。乘对方院长去点菜,我责备张教授我连系主任都不是你怎么乱叫我蔡院长。他低声止制说:你别嚷,我是为你好!我是明天就要离开的了,你还得待三天。你不知道这两天我憋屈死了,没人睬,吃得又差。当我说来的是人文学院蔡院长时,他们态度立马变了。晚上就是专门为你这院长接风的,在他们面前你千万别说走了嘴。

那三天我确实享受到了贵宾的待遇,临走他们还送我一礼盒当地的特产。但我心里一直有个梗,虽然不是我撒的谎,但我没有当面澄清,这相当于合谋欺骗。过了一年,我作为学校专硕点负责人带另外两位老师去主持语文专硕的论文答辩时,他们一定早已知道我只是普通教授,不是什么院长。待遇回归到果如张教授说的那样不堪。更糟糕的是那一天下起了大雨,我们都没带伞,被雨水浇得像只落汤鸡,一双新皮鞋彻底完蛋。我想如果我真是蔡院长,还会有今天之湿身遭遇吗?也就是说三个教授抵不过一个院长。但我一点也不奇怪,也不生气。因为我深知标签效应之强大。人们对于标签的追求也是无以复加的。这也正是高校去行政化口号喊得震天响,而行政化日趋严重的一个不可违避的原因。你说去行政化了,我们高校的领导如何去地方办事?没有了行政级别,地方又如何接待。

大的不说,就说我们搞教师培训,不总也要找几个名教授、名特级来撑台面。并不是说这些教授、特级的课一定好,但没有这些标签你还真镇不住。如果是校长培训,那最好还要找几个有领导头衔的人来提高培训的级别。他讲什么怎么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上的标签是否够大够量。最近我们搞第十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需要设计一个会务手册。按规矩必须得出现主要领导、专家名师们的简介,以备参会代表了解。你可以说这很无聊,但习惯就如此,否则一个全国性的会议就很难服众。

其实,每个人都被标签化了的,而且不止一张标签,如我就分别有儿子、丈夫、教师等标签。但这类标签同质化倾向严重,没多少社会价值。但有的标签不但代表着有权有势,而且稀有。院长为一院之长、校长为一校之长,均为百里挑一、千里挑一。而当下普通教授和特级教师夸张点说多如过江之鲫,一抓一大把,你说是愿意盛情款待教授、特级教师的人多还是喜欢接待院长、校长的人多?但教授、特级教师相比普通教师而言又属于“稀有动物”,因此他们在某些场合也还是有些号召力的。换言之,教授、特级教师外出,所受的待遇又比普通老师要略胜一筹!

我想起了一件往事:某校校长带着办公室主任去考察,主任长得气宇轩昂,一表人才,而校长则长得矮小瘦弱,看上去有点委琐,结果,来接待的人都把主任当校长,热情的不得了,等明白摆了乌龙,自然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然而校长心里早已有了气,回校找个岔把校办主任给换了。这个故事说明,人的外表也是一张标签,但它敌不过校长这个外加的符号标签。长得帅只是养眼,有资源方是根本。

现在回过头来谈谈见“签”行事的人到底是不是势利眼的问题。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是,但大多数人都在做或者享受这种势利事。不要说人与人了,国与国之间不同样如此吗?美国算是个所谓的人权国家了,自从马丁·路德金振臂喊出“我有一个梦想”以后,黑人的地位不断提升,甚至还出现了奥巴马这样的总统。但是,在美国肤色仍然是重要的标签,有色人种要比白人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获得相应的财富与权力。同时,职务、职称、名气在美国也是十分重要的标签,总统也许偶尔会接待某个平民,但那也只是宣传或选举的需要。因为任何一个总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对人对事毫无选择地一视同仁。不要说总统了,就是美国任何一所学校的校长,他也不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个人的,假如我和我们的校长,分别去美国的某所高校,你说能得到同样的待遇?因此,我不会去谴责国内的所谓“势利眼”们,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同样如此在做吗?如果某个人敢拍胸脯说他对任何人与事不加选择,一视同仁,那不是傻子就是疯子。

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支持区别待人,而是告诉身上有标签的人,不要得意忘形,别人对你的恭敬奉承往往是献给你身上的标签而不是你这个人,一旦你失去了这个标签,也许你连个普通人都不如。因此,标签加身的日子里,你虽身不由己,但也不要太离谱,你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但对普通人也不能太绝情。同时我也要告诉绝大多数如我这样没什么好标签的人,更不能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丧失自我,我们需要适度恭敬奉承某个“标签”,但你必须明白,那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死物,我们在供奉的时候,千万还要记得自己作为人的基本尊严。特别是当某个领导或权威人物看中你的时候,更不能以此为标签,去颐指气使其他人。

总之,尽可能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以公正心待人接物。嘻笑怒骂,八风不动;职权加持,风淡云轻;身有长物,助人为乐;不名一文,独善其身。做不了纯粹的高尚的有地位的人,至少可以做一个真实的不虚饰的自己!

相关文章

  • 我做过一回“院长”

    按:十多年了,我一直想把这件小事写出来,但又怕无意中伤害到什么人,故迟迟疑疑,始终未予动笔。今天看到有网友在骂私利...

  • 过“扎根年”,我做过《白毛女》编剧

    过“扎根年”,我做过《白毛女》编剧 看到题目,读者一定会感到有些惊奇且意外吧。不错,1968的冬天,我的确做过一回...

  • 魏鼻子:肋软骨鼻修复

    今天,这位小仙女是之前在国内做过注射隆鼻,但是没有一点效果,经过闺蜜介绍来找魏院长做重新做隆鼻。做手术之中,魏院长...

  • 院长不是我眼中的院长

    我又一次眼拙看错人了。 院长是个五六十岁的大伯,他的长相和性格都很和蔼可亲。我们是在员工食堂熟悉起来的,那...

  • 院长,院长

    小时候,我家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走路几分钟就到学校的大门,我跟学校之间就隔着一个乡卫生院。我每次上学放学路上都会...

  • 发脾气要发到点子上

    昨天在家温习王院长的课,《你必须要学习的家庭关系处理秘籍》一课中,王院长举了一个妈妈做好饭等儿子回家吃,儿子却一回...

  • 以康复为主线医养结合的讨论

    余元龙,中山爱达康康复医院,曾做过中山人民医院做过副院长。康复为主的综合医院。一边养老,另一面康复,1期一万多平米...

  • 坐飞机

    说起飞机,我2岁的时候去北京做过一回,但那时候年纪小,不记事,还是妈妈告...

  • 醒了

    做过一场梦 醒来莫名疼痛 你问我 伤哪了? 我 笑而不答 醉过一回酒 醒来莫名疼痛 你问我 摔哪了? 我 泪眼迷濛...

  • 做月饼

    你们都吃过月饼,可是你们都做过月饼吗?今天我就体验了一回做月饼的快乐。 要做月饼还得先排队,我焦急的等了半天,终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做过一回“院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zw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