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台是仁,智兼爱的地方。
上周末去了一趟天台,原以为这个在家瞥见轮廓的青山相隔甚远,不想却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
早晨九点到了天台山下停车处,车窗外雾蒙蒙一片,地面也有着青山脚处该有的湿润。总算可在这7月持续高温的几天体会到非比寻常的凉爽。
下了车后不久便下起雨来,穿着单薄的人们也只得在五彩雨衣中寻得一份温暖,雨中稀稀疏疏地挪行着。
过了检票口,便上了去山上的景车。来不及静等车开的想法蹦出,车上就已座无虚席。车缓缓地行进着,通过车身的摆动能清晰地感觉到山路蜿蜒起伏,坐在内侧靠窗一排,看到的都是傍山而居的商品化民居,自然是感觉不到那垂崖忐忑震惊之感。
想到“可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看着这放大在眼帘的青山绿柏,没有惊叹,反而觉得很是平淡,于是满眼途中寻找奇特。每到一处景点,司机便大声询问有无人要下车,总是得以一片寂静回应。姐姐开玩笑说这车载了一车“懒人。”
到了终点站,下了车。换上防滑的草鞋,心里踏实有余,彷如山中人矣!行道一边摆满色香兼备的小吃,忍不住也就歇下脚来,寻一处干净桌凳,点些许小吃,当然得点土豆块,蘸一些特色辣椒面,恍如现身处四川各处。看过一文章写家乡菜,里面有说“喜欢家乡菜,不但因为好吃,还因为这味道告诉自己是谁,将去什么地方。”我喜这样的说法外,还因这充满的是童年回忆。暗自庆幸着没去点排骨,佩服老板们的沆瀣一气,偷天换日。
吃完小吃便开始这雨中征程。天台没有玻璃栈道,不过镶嵌于松木之间的红木栈道也别有一番风味。雨中栈道行更是满足了我这假文青的心理愿望。现代人的旅游方式,走到哪拍到哪。不过在欣赏之余拍下记录美好一刻又有何错呢?于是栈道上堆满了雨衣人儿。
人也都是喜欢光亮的地方,栈道上的小木屋不如叫小黑屋的来得形象,他像个手脚不自在的人,单直的伫立在那儿。窗户开的极小,里面没有一把椅子,自然也没有一人。
过了红木栈道,便可见一汪清泉,被红褐色石阶给分成两半,已有三五个,两三个大人小孩,左右玩耍。
手中拿着山下买的水枪,相互洒水,不亦乐乎。雨走后,太阳也探出头来。还有些瑟瑟发抖的我们不忍下水,只好选择前行。其实也直到行完全程才知道这一行乃求水之源。
行进石板路十分钟来罢,便又可见一处嬉水好地儿。原以为我们还是早来的,没想到被这么的人捷足先登。
小孩子们相互不认识的也开始玩起来,至于衣服会湿之类的全然抛于脑后。我们也开始玩起来,不是洒水,而是各种摆拍。会有个免费照相的铺子,其实也还好,如果你想要大一点的照片会出钱,不过,不要是没有关系的。当然他会提前把大照片洗出来引诱消费,不过我可不是被引诱的,我是被自己折服的。
说起天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它的瀑布。水的源头也是瀑布,这儿戏水的地方便有个瀑布,不高,人可在下边玩,照相的话得随时注意自己的手机。
瀑布之上曲径通幽处便可寻水之源了。蜿蜒过后仍是蜿蜒,这就走得有些绝望了。最是看不到尽头的东西来得没劲,就如努力了看不到成果。反转过后反而人皆舒心。过了三道门“友情门”,“爱情门”,“幸福门”算是走了一半路程。
四川的景点必有这样的特点,走不完的流水石道。
终到了水之源,四周岩石环绕,水从石缝里冒出来,汇聚成汩汩流水从山涧飞下,一路汇集,慢慢往来时的地方流去……岩石上方的树木和观景台的树木刚好形成一个“心”字,便为此地取得一个有爱之名,坐台也是心形的。
寻得目的也是达到自己认为的终点,终也坦然归去。我想或许这天台瀑布正也告诉我这样个道理“源有尽时当无尽。”我们找到的所谓源头只是我们所窥见的冰山一角,而正真的源头则需要脚不停歇地探寻,于生活,于理想。
返回时,天已开始热起来,好在所在天台迎面吹拂而来的风能缓解许多,行到红木栈道处,光线从林木间隙撒下来,映在草地上形成光圈。如同走进漫画森林,这难道不是梦境吗?长时乏味行走后的兴奋突然袭来。
美景过后总回归到生活,现代化旅游也只是短暂性告别都市,那就在自己心中种上一片森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