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作文升格之不走寻常路

作文升格之不走寻常路

作者: 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1-04-14 22:26 被阅读0次

今晚这节课继续训练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这个中考知识点。上节课总结了答题规律和格式。这节课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学生做题,我巡视。发现学生无视文章,生搬硬套,直接就写“与下文形成对照,使文章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看来是不明白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判断一个段落是否具备这个功能呢?我告诉学生可以用作者思维来验证。读写不分家,明白写得奥秘,才能读的透彻。以我们训练的这篇《家有斑鸠》为例,我让学生思考,如果这篇文章由你来写,你会删去哪些段落。学生的回答几乎是不谋而合,而这种高度一致的思维也是大众思维。再和原文比较,就会发现:学生的思路是按发现斑鸠——接近斑鸠——斑鸠受惊——我尝试减轻斑鸠对人的恐惧心理——等待人鸟和谐相处。这个思路很常规,完全按照事情应该有的逻辑来讲述。波澜不惊,一条直线。而原文插入了几段对往事的回忆,有在美国时人鸟共处的美好时光,有中国人对鸟儿的伤害,有儿时与鸟儿的亲密接触,有后来鸟儿的绝迹。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了插叙,体会到插叙的作用。如果线条来演示两种构思的差别的话,原文是一条曲线,波澜起伏,富有变化。学生改文则是一条直线,平铺直叙,缺乏趣味。

读第二篇《背馍上学的日子》也如法炮制。写生先读课文,然后思考哪一段删去后上下文衔接依然紧密。很多学生找到第4段。第四点写得是家穷,仅有的两辆自行车被我和姐姐骑着上学,父亲到哪都是步行去。我根本不指望父亲给我送馍。

如果删去这段,文章的思路就是先开篇点题,难忘背馍上学的时光。然后写自己背馍上学,有时候中间好多父母会给孩子送馍到学校,接着就是父亲冒雨来送馍感动了我,最后篇末点题,首尾呼应。整体看来删去第四点似乎故事情节也很完整。但是父亲送馍这件事就有点太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该来就来,毫无悬念,缺少意外。但是原文加入第四段,作者说“我完全不奢望父亲会送馍,而且说明了原因是父亲没有自行车,而且学校离家很远。”这就为父亲送馍增加了难度。越是艰难才越显示出父爱的深沉,不可阻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没有期待却意外而至。这种戏剧化的情节才能倍加令人感动,让人难忘,主题才更强烈的表达出来。这篇文章运用了伏笔,为下文做了铺垫。这样一删一加,学生从对比中再次明白了段落的作用。也领悟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

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解读,学生也找到了作文升格的窍门。那就是在理所必然发生的关键处给故事制造一点波折,让情节发展不再一泻千里,而是穿过险滩,在河道里拐个弯。造成一种曲折之美。

这节课的训练技巧我总结成一句话送给学生“站在作者角度读文章,站在读者角度写文章”。

相关文章

  • 作文升格之不走寻常路

    今晚这节课继续训练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这个中考知识点。上节课总结了答题规律和格式。这节课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学生做...

  •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言简明》写作实践

    升格作文: 地球——火海...

  • 五彩作文|不走寻常路

    图 · 文 / 无影 好玩的玩具 1 问你今天想写什么:写昨天的表演?趁着还没忘,快写下来吧!你直摇头。 倒是说起...

  • 衣鞋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 作文升格

    作文有法,文无定法。一般的作文,也有三六九等,入流不入流之别,优劣之分,境界之别,调高调低的不同。 朱光潜说...

  • 暑期播报第二季:升格2018期末考试作文

    (本周我们整理升格期末考试作文,呈现在简书上) 考场作文的升格既是同学们自身发展的要求,又是作文自身规律的要求,还...

  • “升格作文”的格式

    升格作文 同学互评 原稿再现 作者反思

  • 不走寻常路

    鲁迅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想想路的由来,大概都是这样的。亦不排除自然天成或人工开...

  • 不走寻常路

    5065-12写作孵化队-齐威 理想的周末,一天出行,一天整理。出行可以去登山、转公园、好友聚会,整理是处理一周未...

  • 不走寻常路

    鲁迅曾有一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些走的人多了的路以前曾是不寻常的路,如今就成了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文升格之不走寻常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cr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