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会老,人会旧;会听到新歌,会遇见新人。
有些歌,豆蔻之年就学会了,当时对这些歌的理解该是肤浅的,学着苦情演绎,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青葱岁月里,对歌的理解也许有进步,因为碧草青天里,有吉他,有少年。过去两年,即使唱最爱的张惠妹的苦情歌,也很空洞,朋友开玩笑说,是因为你心如止水,所以唱的歌就像白开水。我一笑置之。
高中时候有抄歌词的习惯,抄了好几本,其中一本是吉他少年手工制作的,用复印纸裁剪作为内页,加上了黑色的硬皮封面,还贴上了透明胶,他说这样去草地上唱歌的时候不会被露水沾湿。里面抄的是我高中时候最喜欢的歌,中秋月夜,一曲《听海》送少年远去,此后,那歌词本里的歌就被尘封了,再不敢唱,取而代之的是张惠妹的歌,情至苦,至深。
有些歌,是至爱,无法取代,小心翼翼收藏,不敢听,更不敢唱,人如歌。少年寄来他写的毛笔字,其中有一句“问君别后几时逢,霜染枫叶红”,犹豫了一星期,回了他一句“不逢,北京的红叶更美”。回不到从前了,所以相见不如怀念。
曾经的歌只能怀念了,一直很希望能找到一首很喜欢的歌,真真切切,可以听,可以唱。好不容易遇见了,遗憾的是,这首歌,我唱不好。朋友说,这首歌很好听,但是不适合你。可,我就是喜欢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