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给了自己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阅读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第一章。在阅读之前,我在洗漱间播放着樊登老师关于这本书的音频解读。这一连串的动作其实是我设计好的,因为我在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樊登老师的一个免费试听的音频,当时听着心里就有想要去看实体书的欲望,所以我借着自己有这样的需求,就在今天尝试先听一部分音频讲解,激发自己的好奇心。果然,很快我便进入读书的心流中。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那个故事感觉就像是现实生活中我姐姐对我侄女的做法。史蒂芬的儿子因为棒球打的不好所以一直被同学取笑。而史蒂芬觉得自己怎么也是教授,怎么连孩子的棒球都教不好呢?所以史蒂芬和他的妻子觉得需要将孩子的棒球技术提上来才能让大家觉得他们是完美父母。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来帮助他们的儿子建立自信心。可是效果并没有那么快就变好,因为父母的焦虑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同时练习总是在失败与成功反复中变化,一直没有稳定的成效,孩子也就会觉得自己自尊心受到伤害。
后来,史蒂芬在讲授思维方式的形成时想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也是受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认识到自己对儿子是言不由衷的,他们内心深处的确觉得儿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所以不论他阿曼多吗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因为表面的言行终究掩饰不住其背后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
我感觉这就跟我姐姐和姐夫曾在轩轩睡梦中说孩子就是考不中某个好一点的初中是一样的。他们一定觉得考上哪个好的学校才是成功的,却忽视了孩子身上其他良好的品德。这其实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他们认为孩子是不行的。所以孩子会对此作出反应,既然你们都觉的我不行了,那我就不好好学习。用拖延来向大人反抗。家长就会越发觉得孩子读书不行,孩子就越反抗,这不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么?
就像案例中,作为家长的史蒂芬和他的妻子因为重视成为模范父母而感到自己有失颜面,觉得自己的小孩很丢脸。他们给予孩子的不是无条件的关爱,造成了他自我评价的低落,所以就会越做不好这件事。
后来,作者转变观念,不再设防去改变孩子,转而从客观的角度去发现和了解他的特色、个性和价值。作者自己也改变了自己的动机,培育了内在的安全感,不再用孩子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价值。
一旦摆脱了过去对孩子的看法,培育了基于价值观的动机,作者顿时感到一种新气象—不必再拿孩子与旁人比较,不必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儿子身上,这样反而能够心平气和地欣赏他的优点。作者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就不急于保护他免受外界的嘲笑。
孩子一开始会有些不习惯,但是后来开始肯定自我价值,逐步发挥出了他的潜能。
所以你如何看待成功,就会将这种生活方式投射到你的潜意识里,同时还会投射到孩子身上,最后孩子就会受你的影响不肯定自我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