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衡量一本书对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抑制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
一一《敢于孤独的勇气》周国平
每每看到友友们月底更文中长长的书单,我是一边惊叹一边默不作声,有时悄悄划过,留言了也不敢说自己看了几本书。自知惭愧,读与不读是自己的事,无心攀比但影响还是正向的。半年已过,看到一友友半年读书盘点,漂亮的成绩单让人羡慕。于是,我写了“七月,你该读书了”,希望如我在三月写下“春天来了,你该跑步了”一样,说动就动坚持至今。
我看书总是这样随心、随性,没目标没计划,因而书桌放着一大摞看了一半的半截书。看书,写字不设目标和方向地随遇而安这是爱自己还是坑自己?我是向上的人,可我的所做与所想总是达不到一致。我想改变我要行动。
“大砖头”《儒林外史》总章数56回,我已看了43回,并在每回后面写上主要人物与事件,加深了印象也便于下次阅读。这是我很喜欢的读书方式,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喜欢的划上线,每回有小结。也曾按别人介绍的读书方法,粗读、细读、跳读,但还是觉得逐字逐句地看有劲儿,安心。一本书薄厚与否,只要有一句你记住了,上心、影响你了,我就觉得值得,书没白看。
《次第花开》、《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丰子恺系列的三本书,这是七月要读完的半截书。《小窗幽记》计划7.8月看完抄完。写下这些不光是为了凑更,最主要是提醒自己,敲打自己。
读书、跑步、听书,行动中也一直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