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一句诗:“试玉要烧七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要考验玉的真假,得满烧七日,要看木材的优劣,需观察七年的生长。
客观不变的事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复杂主观的人。
我们真的能在别人的三言两语之间,了解一个人、一件事的本质吗?
1
不要盲从别人的判断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耳听未必为真,眼见未必为实。
每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都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多多少少都带着主观意识进行判断。
要想听到完全客观、不夹带任何情绪的意见实在太难了。
误会往往就在蜚短流长中发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人叫庞葱,即将陪太子到赵国。
临行前。他对魏王说:“现在去,如果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肯定地说:“不相信。”
庞葱又问:“如果两个人说有呢?”魏王摇摇头。
庞葱继续问:“如果三个人都说有老虎呢?”
魏王迟疑了一下,“那我就相信了。”
庞葱叹了口气,“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很容易就让人相信了。现在我要远离魏国,毁谤我的人会很多,希望大王明察秋毫。”
魏王答应道:“我知道该怎么做。”
后来果真如庞葱所言,可惜的是魏王自此再没有召见他。
从别人的嘴里认识对方,极容易被误导,不知不觉产生负面臆测。
所以,想真正地认识一个人,要在更多的接触和更深入的交流中分辨他的真实人品。
诚然,有时我们无法全然相信自己的判断,也会将信将疑;
可一旦误信流言,不仅会使自己深陷泥沼,更会伤害对方。
眼睛辩人面,时间识人心。一个人内在如何,就会散发什么样的能量。
真诚的微笑,永远区别于伪善的面具。
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判断虚实;
才能摆脱被流言扭曲的印象,避免以偏概全。
2
不要依赖别人的经验
生活的道理,很多人确实有过探索和总结。
但各人所走的道路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无法保证自己的观点完全正确。
你无法勉强一个从未看过海的人阐述大海的波澜壮阔,也无法要求春生秋死的虫子描绘冬天的银装素裹。
在前进的道路上,真正的阻力并不是缺乏经验,而是太过依赖经验。
未来的路都是自己铺的。
人世间的事,就如盲人摸象,难以一下子得知全貌,只能用自己的勇气去打探虚实。
京城有一对善于做鞋子的夫妇,小日子过得非常顺心。
一天,他们听人说乡下一处桃花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个富庶的鱼米之乡,于是他们计划着搬到那儿去。
这时有人却说,“那儿的人都不穿鞋,你去了可白费了你的手艺,怎么生活啊。”
两人多谢邻居好心劝告,却还是决定去试一试。
一年后,朋友到乡下探望那对夫妇,发现他们非但没有变穷,反而过得更加富有美满。
妻子拿出一双雨鞋笑道,“不到这里还不知道,本地人不喜欢穿鞋是因为到处是水,雨鞋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啊。”
射箭运动中追求例无虚发,有经验的射手往往能精确地瞄准目标,十有九中。
但做事却不像射箭,没有谁能一语成谶;事情的结局,更不是所有人一起讨论就能决定的。
很多时候,所谓的“经验之谈”,总掺杂着些自说自话的成分。
对方出于善意,我们自然心怀感激;
但同时,也要保持十分的清醒,不轻信,不盲从。
3
别人的嘴,自己的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
热情周到,有人说你卑躬屈膝;彬彬有礼,有人说你虚伪做作;
平易近人,有人说你收买人心;从善如流,有人说你毫无主见。
耳边似乎总有停不下来的闲言碎语。
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一位画家十分不自信,想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
在一个早上,他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街头,旁边附上一张小卡片,“请圈出您认为画得不好的地方。”
晚上拿回来一看,画家失望极了。这幅画被圈得一塌糊涂,看起来一无是处。
妻子却说:“你明天再放同一幅画,问哪里画得最好。”
画家照做了。意外的是,这幅画连角落都被涂满了。
他恍然明白:
永远有人欣赏你,也永远有人批评你。
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得到肯定,听到赞誉会觉得欣喜,听到批评会本能地失落。
但如果太过在意别人的答案,就会畏畏缩缩,停滞不前。
有的人有所顾虑,有的人出于嫉妒,你所做的一切永远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
与其白费心思去阻止那些不切实际的闲话,不如置之不理,堂堂正正地做好自己。
流言止于智者。由他妄自揣测,我自光明磊落。
不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是一种修养;
不活在别人的嘴里,才能使内心真正强大。
达摩祖师在《血脉论》中说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世上最完整的描述,也无法代替亲身经历的体会。
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任世事打磨,岁月明心。
余生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愿风景万千,亲眼所见。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