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天文爱好者杂志》原创 马骁昆 马骁卫
全天星座犹如一张巨大的拼图,人类代代相传拼了几干年。不同的文明族群依据各自的神明谱系,分别构建自己的天堂净土。公元2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其专著《天文学大成》中整理出覆盖北半球的48个星座,从此西方天文学开启长达一千五百年的童年时光,直到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0885/535889434cbec90e.jpg)
1492年10月12日,经过70天几近绝望的航行,濒临崩溃的船员们终于盼来了救赎。海面上隐约出现了陆地的轮廓(瓜纳哈尼岛)。反复确定眼前的影像不再是海市蜃楼后,哥伦布深信自己到达了印度,遂命名脚下的土地为圣萨尔瓦多。原本意料之中的事情却成就了情理之外的地理大沟通。
当40岁的哥伦布踏上“新大陆”的时候,在他身后是被文艺复兴照亮的整个欧洲。与他同龄的老乡达芬奇在亚平宁半岛上如日中天,文艺复兴的艺术赞助人洛伦佐·德·梅第奇刚刚去世,23岁的米开朗基罗离开佛罗伦萨,去探寻更广阔的天地。这一年迪亚士48岁,达·伽马23岁,麦哲伦12岁。19岁的哥白尼正在克拉科夫大学攻读医学、而刚满9岁的拉斐尔已显示出超人的天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0885/127016a08593c1eb.jpg)
第二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位小兄弟经教皇仲裁,以教皇子午线为界,私自瓜分了全世界。西班牙和葡萄牙背靠背举起十字架,面向东西开启疯狂的跑海圈地模式。跨大西洋的三角贸易圈逐渐形成,旧大陆上的商道渐渐零落,达芬奇做梦也想不到老乡哥伦布的航海探险为意大利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0885/0e2a0b9217f15ce1.jpg)
中世纪的藩篱已被冲破,对财富的向往催动欧洲人频频出海,人类从未见过的星空随着大航海的进程向南徐徐展开。远洋航行离不开星座导航,欧洲人依旧使用托勒密体系的48星座星图。1540年制图大师阿皮安出版《御用天文学》中的全天星图便是最好的例证。虽然五十二年前迪亚士已到达南纬34°21'25″的好望角,但是要将那些从未见过的新星座纳入人类星图的共同记忆,还要等荷兰的新生代们慢慢长大。
1568年不满西班牙统冶的荷兰人揭竿而起。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团灭,老帝国已露疲态,战线日渐萎缩,选择新教的低地人民越战越勇,从陆地追到海上,全面挤压老帝国的海外殖民地,“海上乞丐"变成了“海上马车夫”,华丽转身的荷兰人迅速展开自己的风帆时代。1595年4月2日荷兰特赛尔港内风帆云集,号旗飘扬,送行、看熟闹的人群喧闹拥挤,第一支东印度探险队正整装待发。此次探险的目的是寻找通往东方香料之国的新航线。
荷兰天文学家、地理制图大师普朗修斯是重要的幕后推手,他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发起人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0885/fbb35c3c6193b207.jpg)
这支由4艘大帆船组成的舰队,共248名船员,领队是科内利斯·豪特曼,总领航是普朗修斯的得意门生皮特·德克松·凯泽,各舰的领航员都上过普朗修斯的航海课。
出发前普老师给凯泽布置了一项额外作业:观察、测量南方的未知星空,带回完整的测量数据。
船甲板上凯泽展开普朗修斯亲手绘制的地图,默默祈祷,科内利斯·豪特曼翻转沙漏,下令起锚出航。人声渐渐远去,洋流涌动,风帆扬起,眼前的大西洋海阔天空。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近半年的航程异常艰险,那时荷兰人还不知道带果干补充维生素C,更不晓得豆芽和绿茶可以预防坏血病。1595年9月13日到达马达加斯加时,248名船员已经死亡71人。环顾左右精疲力竭的船员,凯泽和科内利斯决定就地休养,维修船只。
借此良机,凯泽与弗雷德里克·德·豪特曼(科内利斯的弟弟)、维切特·威尔姆斯合作,开始观测南半球的夜空。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0885/c96e619baaf4f205.jpg)
这里是欧洲人从未纪录过的天域,仰望南方的灿烂星河,激动的荷兰人用大航海时代发现的新物种命名了12个新星座,它们是天燕座、蝘蜓座、剑鱼座、水蛇座、印第安座、苍蝇座、孔雀座、凤凰座、南三角座、杜鹃座、飞鱼座、火烈鸟座(后被拜耳更名天鹤座)。
沉寂千年的苍穹终于迎来了新成员,天文学从神怪满天的童年进入快速成长的青春期。
全球的航海事业发展如火如荼,接下来又会给天文学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