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 古|清朝学霸的书法人生

|品 古|清朝学霸的书法人生

作者: 艺术品鉴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09:28 被阅读29次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清朝学霸的书法人生

古樵/文

何绍基通经史,工诗文,精小学金石碑版,书 法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一生名满天下, 早在道光十一年取得贡生身份时,即已被学政誉为“国士”,却在清代省一级科举考试中多次黯然神伤, 京城 3 次、回湘 5 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但对当时的 读书人包括部分官宦子弟来说,科举正途之路是必 过的一道门槛。正因为如此,所以何绍基 37 岁那年,又一次踏进了科举考场,这是他第 9 次乡试也是最 后一次回湘参加“高考”。

清代的乡试是省一级考试,一般在金秋八月举 行,故又称“秋闱”。湖南迟至清雍正元年(1723) 才有诏谕与湖北分开考试,设贡院(即乡试考场) 于长沙(在今省农业厅老大院所在地)。乡试考试 共分三场,每场考三天,每场正场前一日入场,后 一日出场。三场考试,何绍基被分别安排在竹字号、 馀字号和凤字号三个考室。

三场考试的题目,第一场 三篇《四书》文分别为出自《论 语》、《中庸》、《孟子·万章 上》中的《季子问政》一节、《天 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既而 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 乐尧舜之道》;诗题为《赋得晓 汲湘然楚竹得然字》。第二场五 篇经文分别为出自《易·解》、 《尚书·召诰》、《诗经·大叔 于田》、《公羊传·桓公六年》、《礼记·郊特牲》中的《雷雨作而百 果草木皆甲坼》、《太保乃以庶 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叔在薮火烈具举襢裼暴虎献于公所》、《秋八月壬午大阅》、《祭坊与水庸》。第三场的五道策问, 分别为经、史、说文、闰朔、九江。

上述这些题目,今天的考生 只怕要看懂都十分困难,但当年 出考题的考官就是这么任性的(顺 便说一句,各省乡试都是考官自 主命题)。然而,对当年的何绍 基等考生来说,这些考题似乎不 在话下。第一场考的考题,何绍 基于正场考试那天天亮时拿到, 中午即做完三文一诗,仅仅用了 半天时间,黄昏时将答案謄写完毕。第二场考经文五篇,何绍基上灯时分做完考卷, 比上场考试稍微多花了一些时间。第三场考策问五 道,何绍基于这场正场考试那天拿到考题后,灯初 时分做完。

八月十六日,何绍基一早便“检行李及书字, 早饭后清理完毕”,走出考场。九天三场考试,就 这么轻轻松松地应付了,想不佩服都不行。

如同现在考生一样,对于考试结果,何绍基心 里同样免不了牵肠挂肚。但在初九日,何绍基看到 一份《题名录》,此中并无其名,“殊不闷闷”。 第二天起床后,备受打击的何绍基仍“不甚爽快”, 直到“辰巳之交,稚泉携一《题名录》来,余名在弟一”, 才知昨晚所看到的《题名录》原来是一个乌龙。

士子通过乡试后,即取得举人资格,这是一种 永久性功名,可按科无限期参加礼部会试;何绍基 此次一举夺得湖南乡试第一名(解元),也算替中过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的父亲何凌汉先生争了光。

及第后走上仕途的何绍基没有像他父亲那样 飞黄腾达,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只不过做了国史 馆总纂、提调、武英殿总纂等文职官员。直到他 五十四岁时被咸丰皇帝召见,委任为提督四川学政。 何绍基入蜀上任后,就采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如革除陋规、弹劾贪官,得罪了不少地方权贵, 遭到了他们的攻击和诽谤。于是,他在位不满三年, 就被上司以“信口雌黄,肆意妄言”之罪名而罢官 革职,从此结束了他的政宦生涯。

辞官后,何绍基便游历各地,徜徉于山水之间, 主讲于书院,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文化教育事业和书 法艺术创作中。纵观何绍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均 与书法文字有关,所结交的朋友亦是书界人士,这 就注定了何绍基不会成为政治家,却成为了一代书 法家。特别是他在国史馆、武英殿的十六年,因有更多的闲暇去专心研习书法,接触到常人无法看到的古书典籍。应该说,漫长的科举考试和仕途上的不如意反过来成就了何绍基,为他成为一代大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双钩碑文 尺寸:134x63cm 成交价:RMB 2817500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隶书临张迁碑 尺寸:30.2x40.7cmx24 成交价:RMB 126500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行书画论一则 尺寸:169x45.5cmx4 成交价:RMB 1265000 拍卖公司:北京观唐皕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何绍基的书法,被后人誉为有清 二百余年第一人,其杰出成就的取得,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的家学渊源, 其父何凌汉虽然并未留名书史,但在当 时也是擅书者,殿试时名在第四,因笔 墨飞舞,拔置第三。于是,何氏一门四 代无不擅书。其次,何绍基的师友圈, 也影响着他的书法格局。何绍基是阮元 门下士,阮不但是一代经学大师,在书 法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书法 史上最大的贡献还是他的碑学理论,何 氏一生论书,极力阐明阮氏观点。此外,何绍基交游圈中,还有包世臣、张琦这样 的碑学实践者,何氏与他们砥砺技法。

何绍基的书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20 - 30 岁,受碑学思想的启蒙,论书崇尚北碑。使用回腕法、提出化分入楷、推崇北魏《张黑女志》,乃至与包世臣、 张琦的交游,无论是观念还是实践,在在 都符合碑派书家的特征。然而由于没有作 品存世,我们依然不甚明了何氏碑派书法 的真正面目。

31 - 48 岁,筑基于颜真卿。这一转 变首先缘于何凌汉晚年师颜的实践,在他 的熏陶下,何氏一门四代均能颜书。何绍 基中年颜体书法,更是臻于极致。绍基云: “余平生于颜书手钩《忠义堂》全部,又 收藏宋拓本《祭伯文》、《祭侄文》、大 字《麻姑坛记》、《李元靖碑》。”自称“少 壮时,喜临《坐位帖》,廷对策亦以颜法 书之”。尽管何氏一生书风多变,颜体仍 是他书法的底色。由于何绍基对颜书用功 至深,后人公认其为有清颜书四大家之一。

何氏受颜书沾溉最多,然而存世临颜 作品,远不及晚年临汉隶之夥。其早年 临《争坐位帖》,目前已知者仅三件, 一为上海博物馆藏道光十四年三十六岁 所临,一为道光二十一年左右约四十三岁为霁南所临,另一件即为三十九岁为陈 庆镛所临。

此外,何绍基中年行书,除了受颜体 影响,也转向对二王等更为优雅的帖学传 统的皈依。《汉书补注稿》、《赠汪菊士诗册》 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汉书补注稿》为戴隆厚旧藏,朱龙湛鉴定并题跋。手稿 内容系何氏过录《汉书》颜师古注,间亦有何氏自作注。何绍基为阮元、程恩泽门 下士,治学深受乾嘉以来考据学的影响。 何氏一生对《汉书》用力尤为持久,道光 二十二年四月,何氏致书苏州友人,“问 《班书地理志补》”,二十四年四月,“厂 市取来沈小宛注《班书》二十本”,咸丰 八年十月一日,“看《班书》起”,十年 三月四日,“两日看《班书》,未写隶”,同治元年正月十日,“昨日批《班书》”。

49 - 59 岁,何绍基在中年后期,又经历了一次书风的微变,主要表现为在颜体书法中融入《道 因碑》笔意。何绍基于 50 岁时临习《道因碑》,此 后倒薤笔法成为显著特征。其实此前,48 岁小楷书《郁氏书画记、石渠随笔》、49 岁行书《拜潜邱生日诗卷》, 其波拂处已开此风。

60 岁以后,何氏进入晚年变法期。何绍基晚年 书风之变是由大量临习汉碑引起的。虽然何氏早年 也曾习隶书,只是到了晚年才更为专勤。时间上主 要集中在咸丰八年至同治元年间,所临汉碑有《礼 器碑》、《张迁碑》、《石门颂》等十余种,其中 尤以《张迁碑》及《礼器碑》用功最勤,动辄百通 以上。

何氏存世所临汉碑也较多,风格也各异。大致以 63 岁为界,前此忠实原作,气息醇和。后此则用 笔质实多取《张迁》,结体奇矫多取《礼器》。

何绍基在专攻隶书之余,间亦临习篆书,何氏 篆书创造性地将金文与小篆结合,即以古籀为质, 以小篆为形,有意强化其生拗奇崛甚至粗服乱头的 特点。

何绍基晚年行书不名一体。大字创作常将篆隶 笔意融入行书,以线条的平推来取代点画使转,结 字横平竖直,因其特殊的执笔法,又以生宣及羊毫 的特性,形成苍润奇崛的效果,极富金石气。

小字如诗文稿类,则常将颜、苏、篆籀书风随 手拈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衫不履,一派天 机,如传世《金陵杂述》之类即如此。有的文稿, 几至不能识读,却愈看愈妙,这类作品虽残纸断简, 人皆珍若拱璧。

行书八言联 尺寸:183x44cmx2 成交价:RMB 690000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行书《东坡尺牍》 尺寸:174x45cmx4 成交价:RMB 5290000 拍卖公司:敬华(上海)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隶书《古松赞》 尺寸:133x32cmx4 成交价:RMB 2357500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何绍基书法是清代第一,这是晚清以来很多书 法家的共识,也就是说,何绍基可以代表清代的书 法成就。如果不算王铎这个跨越明清两代的书法家, 何绍基这个地位,会显得非常稳固。

但是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很多人在鉴定何绍基 书法作品的真伪问题上,感到很迷惘。

在何绍基活着的时候,对他的书法就有很偏颇 的评价,那就是“怪”——扬州八怪的那种“怪”。何绍基对此非常不满意,他说,他的书法是最“正”的, 一点都不怪。可惜这个话,当时人不懂,现在人们 还是不懂。大多数人,囿于自身不能认识到中国书 法传统中那个很粗壮的“核心绳索”,只能看到何 绍基写出来的“不一样”的东西,不能认识到何绍 基成为大艺术家,在于其对于古典的理解和掌握的 深刻,而把何绍基的表面现象,看成是他成功的要素, 把何绍基书法当成是“怪”的代表了。

鉴定何绍基书法时,如果抓住“怪”的各种环节, 肯定会把自己绕进去。因为何绍基晚年对于某些书行书苏轼石鼓歌 法环节可能夸张了6分,你如果去模仿, 即便模仿了4分,或者夸张到 8 分,都容易被很简单的看作“很接近”何绍基。其实,何绍基掌握的书法的内核部分,也就 是笔法的稳定以及合理运作部分,模仿者 可能3分也学不到。像何绍基这样壁立千仞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其实很难为一般 人所理解,但是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般人”。

2010 年以前,何绍基作品的价格,意外低廉。当时,最好的清代画家,最高价格是3000万元左右,但是何绍基书法,最高价格60万左右,仅是前者的2%一般 的何绍基对联,价格仅在 3 万 -5 万元左右, 还不及一个当代活跃的书法家。

2010年5月,其隶书《节临〈淮源庙碑〉》四屏(299cm×55cm×4) 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才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7.6万元。当年11月,此作品在辽宁建 投秋季拍卖会上又突破 200万大关,达到 201.6万元。自此,何绍基的精品之作多 在 200 万元以上。有意思的是,此作2011年6月又在北京匡时春拍上亮相,斩获 293.25 万元。以其近三米高的尺幅,如现拍场,或又有新高。其作品目前为止最高价, 是行书《东坡尺牍》,在2014年7 月上海敬华春季拍卖会上拍出了529万元。

清代书法家从金农、伊秉绶到邓石 如,再到后来的赵之谦、张裕钊等人,一 代又一代的碑派书家专注于篆隶,行草笔 法渐渐生疏了,有的几乎不解使转,行笔 拖沓,状如烂草。何绍基的突出之处在于 南北兼收,碑帖并重,由顏行上溯篆隶, 又由篆隶融会行草,其创作的途径极具借 鉴价值的,其书法艺术必定在市场上为方 家追捧。

隶书前贤句 尺寸:297x54cmx4 成交价:RMB 2932500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篆书五言联 尺寸:146.7x44.5cmx2 成交价:RMB 2303880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行书苏轼石鼓歌 尺寸:247.5x58.5cmx8 成交价:RMB 2162580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艺术品鉴》版权所有 如若转载 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 古|清朝学霸的书法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lm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