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天涯
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 ——鲁迅
先生在那个年代见过许多被打压的,接受了新思想的先进的年轻人,怀着无比疼痛的心情写下此文。
在先生看来,民众所谓天才其实与普通人无异,不过是他们有一片优质的土壤滋养,才得以发芽成长。离开了土壤,即便是天赋极高,也很难成才。
然而,在那个年代,想成为“能滋养天才的泥土”也不容易。还需要经历艰苦的磨练,以及拥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心,才有把握培养出天才来。
很多读者看了先生这篇文,都会把矛盾指向当时的社会状态,大有怀才不遇的意思。我倒觉得这是一种误解。至少不算全面。毕竟先生持笔的初心一直是唤醒新青年,该文章的核心也是希望未来能出现优质的泥土,而非天才。
天才诞生于泥土中。这才是核心所在。
不过,土壤可成就天才,亦可毁灭天才。这是个人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