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的书,是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
虽说读完之后,感触不多,但是书中的几个模型和结论,还是挺有意思的。
沟通模型与人际隔阂
书中提到了沟通中一个最简单的模型:
信息传递者将自己的意图,编码成语言或者文字,接着,接受者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解码,也就是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编码和解码都会对传递者原本的意图造成干扰。最终的结果就是,传递者真实的意图和接受者收到的信息,都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这就是人际隔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gap。
书中举了一个害羞的男生向女生表白的例子。
男生原本的意图是:我对你有好感
于是男生进行编码,向女生说:这个周末你有什么安排?
女生那时候正忙着准备托福考试,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最近都很忙
男生很伤心,觉得自己的表白被拒绝了,从此不再追求这位女生
女生:奇怪了,他最近怎么不和我说话了?
那么如何减少沟通中的人际隔阂呢?
按照上面这个模型,我们可以从更精准的表达、更积极的聆听以及复述确认几个方面入手,书中也给了不少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其实这个模型有点像计算机领域的RPC模型,只不过RPC的信息传递极少会出现“失真”,这大概也是程序员们为什么更喜欢跟电脑打交道的原因吧。
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在寻求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奖赏价值的人际关系。
这些奖赏,既有可能是直接奖赏,比如某某同事帮你解决了个问题,或者是间接奖赏,比如你觉得他很亲和、很风趣,跟他相处时很开心。
按照这种理论,如果你的伴侣觉得和另一个人相处时,获得的奖赏更多,那Ta很可能就会离你而去。
这让我想起了罗胖提到过的“协同进化”,一对大学时在一起的恋人,工作后,一个能力直线上升,而另一个则依然像以前那样,很快这两人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样的亲密关系,自然很不牢固。
友谊
关于友谊,书中也得出了不少有趣的结论,这里分享两条。
- 大多数人,和朋友一起的时候,比和恋人在一起时更加快乐(感同身受有木有)。
- 女性之间的友谊往往比男性更亲切。当女性失恋时,大都会向闺蜜寻求支持,而大多数男性,如果被恋人抛弃了,他们根本想不出可以向谁寻求安慰(扎心了老铁们 = = )。
最后
这本书比较偏理论,用一句时髦的话讲就是: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Anyway,多交流、多思考,努力做一个更加亲和的人吧~
以上。
参考
- 《亲密关系》
网友评论
不巧,技术差别太大。
BTW 「大多数男性,如果被恋人抛弃了,他们根本想不出可以向谁寻求安慰」,我理解这句话是说(关于婚姻)男性没有合适的倾述对象,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应该是男性的大男子主义会阻止自己向兄弟倾诉这种“小事”。中国男性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