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又一部印度电影在中国火了

又一部印度电影在中国火了

作者: _南城啊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19:47 被阅读0次

一直以来,印度电影都以“高产”闻名全球,与之相匹配的是一套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印度电影产业虽然成熟且繁荣,但其烂片率也很高,不过能引进我国的基本都是“千里挑一”的好作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3部有口皆碑的印度电影。

《摔跤吧,爸爸》: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痛楚从不说谎。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阿米尔·汗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让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赢得世界级金牌。结果生了四个女儿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却意外发现女儿身上的惊人天赋,看到冠军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浪费,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 ,再三考虑之后,与妻子约定一年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换掉裙子 、剪掉了长发,让她们练习摔跤,并赢得一个又一个冠军,最终赢来了成为榜样激励千千万万女性的机会。

“你的胜利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所有不愿意一辈子面对锅碗瓢盆的女孩子的榜样。”
“记住,爸爸不能时刻保护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

《摔跤吧!爸爸》是纯粹体育竞技类电影,没用浮夸弱智搞笑、炫酷特效、大场面来博得眼球,却温情、幽默、励志、热血俱全。流畅叙事风格,配乐精妙绝伦,聚焦金牌意识和女权意识,却用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表现出来,有笑有泪。


《神秘巨星》:大家都以为我是神秘巨星,可真正的神秘巨星是我的母亲,她从没放弃我。

该片讲述了印度少女尹希娅突破歧视与阻挠,坚持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阿米尔汗作品一贯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批判,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是女性,原来妈妈才是最大的“神秘巨星”。

《神秘巨星》加入了“女性觉醒和反家庭暴力”的元素,在内容上要比《摔跤吧!爸爸》走得更远。它没有停留在普通励志层面的“努力就能成功”的“成功学”范畴,而是进一步表现“各代女性的觉醒”。

在励志、追梦的外壳下,影片包裹着重男轻女、家庭暴力、女性权利等社会话题,饱含着反思社会现实问题的良苦用心。


“做梦是每个人的权利”,这句反复出现的台词听起来分外沉重。

在片中,很多女性连“做梦”的权利都没有,她们的出生被视为错误,在家里不被重视,没有表达观点的机会,长大了要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已近暮年的姑奶奶依然抱怨不该把自己生下来;任劳任怨的娜吉玛一言不合就遭遇家暴,为此身心俱疲也要强颜欢笑。

影片通过对家庭暴力、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发出叩问,对女性的社会地位与遭遇予以反思,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

“孩子,你可以向妈妈提任何要求,但对生活不能。”
“做梦是人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个权利。没有梦想的话,一切都没有意义,是睡是醒没有意义,是生是死也没有意义。”

印度电影似乎有一种魔力:明知套路满满,却丝毫不妨碍我们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最新上映的这部《起跑线》亦是如此。

《起跑线》一部直面社会贫富差距与教育不公的优质作品。与其说《起跑线》是一部教育题材的影片,倒不如说这是一部讲述适龄儿童“入学”波折过程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服装店老板拉吉和他的太太米塔,这两人在印度算是“暴发户”阶层。凭借着自己的经商天赋,拉吉赚的盆满钵满。随着两人孩子即将“入学”,如何在现有的经济资源占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问题。


米塔的解决方法简单而粗暴:直接购买学区房。可是区域内适龄的孩子太多,学区房也解决不了问题。随后拉吉开始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希望用行贿、走后门等等“非正常手段”给自己的孩子搞定一个入学资格。

等到这些全部“此路不通”的时候,抢占著名学校的“穷人名额”,成为了拉吉最后的救命稻草。

影片的喜剧部分,多数发生在拉吉夫妇假装一个他们不属于的阶层时,他们在上流阶层无法融于的窘和在贫民地区无法融于的苦,为观众奉献了足够笑料的同时,更是深刻反映了阶级间的巨大贫富差距,上流阶层的一掷千金和贫民区连饮用水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生命只有一次,可我有百种渴望,我要将它一一实现。”
“贫穷就是这样,没有资格大喜大悲。”

还有许多好看的印度电影,你喜欢哪部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一部印度电影在中国火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pf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