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也,而甚孝。
-王阳明
良心是人人内心都具有的,不需要到外面去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王阳明认为孝是一种人的本能,也是其良知的体现,是一个人生存必备的品质。
《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意为:“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因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可以作为'仁’的根本。”
国学大师钱穆也认为,孔子之学所重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而这人道最鲜明的体现是孝悌之心。所以要想培养仁爱之心,必先从孝悌开始。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孝”的事例,著名的《二十四孝》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中有“卧冰求鲤”的故事。
网友评论